中启学社专业活动记录 | ||||
活动名称 |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 读书会 | 活动地点 | 中启809 | |
时间 | 2014-11-19 18:30-21:00 | 朗读 | 王益京 | |
主持 | 记录 | 彭敏燕 | ||
参加人员 | 裴晶莹、李永纯、杨艳、王益京、彭敏燕、杨婷、么娆、赵老师 | |||
内容 | 分裂与个体的发展—母性分裂:开始于儿童的原始分裂。 想象分裂:4-5岁儿童开始构建自己的客体。心理想 象母亲的形象,建立内在母亲。 过渡客体:充当母亲替代物的特殊玩具或其他物品。 投射:从内部向外表现。 内射:从外部学习。 | |||
一句话 总结 | 李永纯:自体与母体的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心理上的,但是较好分离还是应由母亲或扶养者来主导。 么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敏:文章写的鲜活生动,从案例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很易懂。 小熊:此刻内心是不平静的,又学了很多知识需要消化,赵老师说的一句话解了我对读书的困惑,确实,有些书独自读就能有收获,有些书真是需要大家一起读,互动讨论中才能有印象。咨询的理学书更是如此。就是这么个学科。 七七:母性分裂、想象分裂、过渡客体、完满追求,母亲对于孩子的意义影响之重大让我深感责任沉重,母亲的自我成长很重要。 润:母性分裂的学习让我感受到身为女性身为母亲,肩负着重重的责任,又有着无比的自豪感。 杨普堰:今天的内容是讲分裂的,婴儿与母亲(客体)的分裂及如何内射建立的幻想的母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客体关系中母婴之间的互动关系,过渡客体如何在这之间发挥作用,概念越来越清楚。 化境:不论是“母体分裂”还是“想象分裂”阶段,都有很多的内容可以整合、联想与连接起来。难得的一次梳理过程。 |
欢迎光临 中启心理论坛 (http://www.psy8.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