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客体关系公开课 分享会 活动记录20150606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58

帖子

5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21:41: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启学社专业活动记录(客体关系公开课)
  
活动名称
客体关系分享会
活动地点
太华写字楼5层多功能厅
时间
2015-06-06 9:00-12:00
课程主讲
索丽娜、赵冬杉、裴晶莹、杨艳、彭敏燕
主持
熊婷婷
记录整理
熊婷婷、田芳
参加对象
学社成员、已参加完或正在参加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的学员、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感兴趣的人员
      活   
  
      
  
    动   
  
        
  
    内   
  
      
  
    容   
  
   
1、 学社负责人裴晶莹老师讲解:学社是什么?
  
2、 王益京老师介绍:学社四大主题活动版块。
  
3、 彭敏燕老师分享:以客体关系视角解读人际关系——《了解你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4、 杨艳老师分享:以客体关系的视角解读如何与孩子愉快相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5、 裴晶莹老师分享:以客体关系视角解读家庭和婚姻——《家庭为什么会成为战场》
  
6、 中启心理培训部主任赵冬杉老师精讲客体关系、解析梦、现场答疑。
  
7、 心理学专家索利娜老师精讲:《如何了解自己的内在客体关系》
  
8、 穿插抽奖活动。
     
  
     
  
   活   
  
     
  
     
  
   动   
  
     
  
     
  
   感   
  
     
  
     
  
   言   
  
     
  
     
  
     
  
     
  
     
  
            
  
一年半之后再次组织活动介绍学社,过程中常常感受到感动,来自教务老师们的细致工作、来自社内同学主动承担任务、来自现场参与者的热情。
  
这次的活动和之前学社开放的形式有所不同,这次,成员可以分享专业的内容了,呈现了学社专业性功能的阶段成果。
  
学社落地了开始生根了,随着被认同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或许接下来可以再做些别的,让我们的不同方面得到锻炼,让学社其它的功能有机会发挥出来。
  
                                       ——裴晶莹
  
  
    感受到学员们的热情,也确实需要学社这样的平台。但是确有一些顾虑,大家希望快速成长的迫切程度与在咨询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以及学社这个平台所能提供的资源是不是能够很好地对接呢?如同当初的我们带着热情和憧憬,带着迫切的心情,却逐渐发现这是一条漫漫又慢慢的路,他需要我们沉淀、积累、浸泡、感受、潜移默化的转变自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读书会和催眠的知识是延续性的,中间进入的人会不会因为跟不上而放弃?
      有了这样的担心,就会有压力和责任,当初来学社主要是提升自己,如今似乎多了学社发展的责任,很有压力。
      但好在,在这里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在摸索,自助与互助,虽然谁对谁也没有责任,但是这里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我来了”,把自己放在这里去感受、去体验。
                            ——写给新学员,我所感知的学社  润
  
  
    我是很认真的对待这次分享的,总的感受是,平时的积累很重要,亲身体会很重要,有准备也很重要,讲的时候要条理清楚,有点紧张,有点激动,但不是慌张,这次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锻炼。
  
    感觉自己和学社会员都成长了很多,以前分享只是单纯的一些想法,而现在较之前历练了许多,也越来越接近专业,而且更加的自信了,有了团队的阵容,再加以修炼,可以拉出去做点事了。
  
                                                  ——杨普堰                                                            
  
   
  
宣传面比较广,对学社的扩大有好处。
  
    对于学社的感受:确实感觉内容丰富、包容性强,而且实惠,说白了就是性价比高,非常适合初学者或者热衷心理学的爱好者。
  学社挺符合我的希望,那天本来安排分享的时候想说几点来的,后来没时间了……学社我感觉有几个词:丰富、包容、实惠、坚持
      丰富——内容丰富,资源丰富
      包容——态度包容,比较自由
      实惠——年费相对较低,坚持的越好越实惠
      坚持——需要学员坚持、组织者坚持,如果学员持久性较低也没关系,是一个培养好习惯的地方
  
这次的活动:营销性质过于浓厚啦,实质性的内容太少了
  
                                                      ——么娆
  
   
  
初级思维与次级思维是第一次听到。但它似乎并不陌生,比如在我们愤怒的处理问题时,比如在悲伤时决定放弃一切……
  
    那么现在,芝麻开门啦,下一次,也许是下下一次,问题来临时,也许可以冷静一下,也许可以事后思考一下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立场,是否有道理。
  
    再有就是,客体关系的实际应用。假如说发现了自己的客体关系中的不良模式,是不是可以不断尝试新的好模式来自己进行重建呢?比如说现有的模式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多次尝试新的交往?是不是可以在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意见时,主动去沟通验证一下?次数多了,好的自体客体就会建立起来了吧?
  
    改变可能是恐惧和挫折的,不急,慢慢来。种子种下了,大树是会长成滴哟。
  
                                                 ——张岩
  
   
  
    看到昨天公开活动的场面 说明还是有为数不少的人在关注心理健康。分享的同学所选内容深度把握得不错,感觉专业性过强的话会使一些人失去兴趣的。期待咱们的学社在大家的坚持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
  
                                                 ——李永纯                                                                                                   
  
   
  
本次活动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学员之间的差距,以后要努力了……
  
    赵老师回答学员问题的方式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特别是一位学员问:在养育孩子时,家长要不要刻意扮演一黑一白两种角色?他是从发展儿童的初级思维和次级思维能力方面来引导,专家就是专家!!
  
                                             ——田芳
  
  
    本次活动对学社介绍得很全面具体,几位学社成员的讲解也体现了学社的成果,真实地展现了学社的常态。这样的活动,自我感觉还是不要长时间地进行学术讲解为好,用案例分析更能吸引人,否则容易让人觉得乏味。我更关注的是整个活动从发起到组织再到实施的过程,学到了一些东西,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 陈君君
  
  
    很意外被安排做学社版块分享的主持人,结束后很兴奋,感受到自己和分享专业部分的同学们都有了很大进步,很开心;幽默风趣的赵老师和温婉如玉的索利娜老师分享的客体关系也让我很有触动,尤为深刻的是人有三个层次的思维:(初级思维、次级思维、现实思维)  以及好的内在客体是能将对方体验为一个完整的人(即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好的内在客体是相信自己值得被关爱、被欣赏、被满足,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些话都被自己书写了一遍,多给自己催眠这样的话应该是蛮好的!
  
    收获很多,当然,也觉得整个活动中有很多细节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每个环节的衔接、时间把控以及内容安排上都准备的可以再充分些,主持水平有待提高,以后若是再办类似活动,须以重视!
  
总体来说觉得是成功的,办这次分享会既让学社老学员得到了锻炼,也让很多到场的同学对客体关系有了进一步了解,老师讲的一些实用的知识对于有心的同学来说或许马上就能在生活中应用上让自己获益。也特别开心,新加入了一些社员,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在一起,一起成长!坚持哦!
  
                                                 ——熊婷婷         
  
  
    开放活动非常好,我觉着学社可以不定期的搞一搞,这种氛围让我很感动,亲切。虽然那天我先走了,但是一路上我都在想为学社做点什么,对我们老社员也是一种提高。
  
——李梅
  
   
  
   
  
加入学社一年半了,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在这么多人面前当众分享自己的经验,将自己在学社学习过程中所吸收到的一些知识及学习感悟讲给大家听,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小结。
  
    台下的听众都非常认真地听,我也尽力地将我所能想到的表达出来,过程中,在学社一起学习的老师们也频频点头做为鼓励。不知不觉居然讲得超出了预定时间,没料到,自己说了那么多。
  
    我们几位学社成员的分享不约而同地前后呼应,益京分享中所提到的学社活动的设置,我这里做了详细讲解,我这里提到的儿童自闭症,杨艳的分享中也做了细致的描述,裴老师谈的内容直接以所讲的内容为基础直点核心,抢回了时间。大家太有默契了。
  
活动之后听说有11位新成员加入学社,非常高兴这次活动能给学社带来新鲜血液,让学社更有活力。
  
——彭敏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2 04:33 , Processed in 0.0674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