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咨询师二级的答辩到底在考什么?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5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7: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咨询师二级的答辩到底在考什么?  
作为潜在咨询师的童鞋们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
二、            说说答辩现场的仪态、突发事件的心理应对与调节问题
1.服饰大方得体,可参照教师的服装定位,避免不符合职业身份的服饰。
2.举止大方自然,可尽量放慢语速,即可表达亲切感,又可同时思考,整理语言。
3.语言表达完整,尽量避免半句话的现象。
4.答题思路:先全面,后具体,观念积极,有些问题最后列出其他的可能性。回答问题要辩证,避免以偏概全;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讲课中列举的不符合心理咨询师身份的语言(如 “ 有病 ” 、 “ 精神不好 ” 等等)。
5.可提前作一些语言、基本理论知识问题和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一些思考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切忌死记硬背。
6.答辩主要考察学员的作为心理咨询师个人基础素质,所以良好的考试心态是非常必要的。做到不紧张,避免过分激动(有个别考生在考试中引发自我情绪,尽量避免将个人情感介入答题)。就像接待来访人员,平和而冷静。
7.进入考场前可作自我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8.回答问题要有逻辑性,层次清楚,建议列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等。
9.遇到自己确实没有准备的问题,要实事求是、灵活机变,切不可生搬硬造。比如说 “ 这个问题我确实了解不到,初步分析我认为 ……” .
10.答辩出来的同学与其他同学作一点交流,其他同学可以准备一下。应试答题技巧:仔细读题,相信自己!
三、我们面试老师爱问什么?
1.案例报告
  1)为什么对求助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做这样的分析,理论依据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
  2)初步诊断、确定诊断的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3)为什么确立这样的咨询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咨询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
  4)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咨询设置(咨询阶段、咨询次数、咨询时间、咨询收费等)?
  5)咨询过程中为什么采用某个或某些疗法和技术?具体是如何使用的?
  6)咨询过程中遭遇阻抗、沉默、求助者失约或迟到、脱落等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7)这个案例是不是自己亲自处理的?
  8)对所研究的理论或疗法的主要特点、适应问题、局限性、具体技术的使用等方面提问;
  9)对所研究理论或疗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感受进行提问。
 2.个人分析报告
  1)对培训或从业动机进行提问?
  2)结合你的个人分析,对你的人格特征、情绪特征、压力(挫折)的应对方式和个人成长经历中重要事件、重要体验对你从业的影响和你的应对方式进行提问?
四、作为答辩考生,你们回答问题的该关注什么?
  1、案例报告
  1)与案例相关的理论必须熟练掌握;
  2)诚实的回答,该案例是否是自己亲自处理的案例。如果不是,必须诚实的表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例进行答辩。
  3)必须熟练掌握研究报告研究的理论或疗法;
  4)对关于理论或疗法中有关的学术或实践中的争议问题,不要回避,应诚实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处理;对普遍的争议问题,正确与否是次要的,而真诚、务实的处理态度是关键。
 2、个人分析报告
  1)务实、真诚的进行分析;
  2)要避免在写作和陈述时变成个人简历的介绍;
  3)必须在分析和陈述时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避免使用大众化的媒体语言。
  3.答辩前必须的准备
  1)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2)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熟悉|考试大收集整理。
五、重头戏来了,问答应对一一举例。具体问题具体讲了!
关于案例报告
1、个人成长的事例是否真实?
对应:
(1)如实回答。
(2)自圆其说。
(3)对专家指出的问题虚心接受。
(4)不要强词夺理。
2、个人成长与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之间是否有的必然关系?
对应:
(1)着重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应,社会的反映和支持上。
(2)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不泛咨询的事情发生,并从中感悟到心理咨询工作的高尚。
(3)自己现在的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继续深造,向专家们请教。
3、成长中的事例是否可以说明你已经在心理素质上具备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条件?
(1)强调自己有很强的愿望,很愿意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他人,同时也帮助自己。
(2)强调自己的人格特征,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条件。
(3)强调自己已探索了多年,有信心在专家进一步的指引下,真正从事这一职业。
4、在帮助他人的事例中,你是否运用了心理咨询技术?
陷阱提问!
(1)注意不要强调自己在刻意使用什么方法,只是根据案例的需要尝试着使用某种方法。
(2)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优点,如擅长倾听、共情等,也承认自己的漏洞。
(3)强调自己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开始使用某种咨询技术。
5、工作单位证明方面
陷阱提问!
(1)必须提前了解单位证明的单位情况,包括主要负责人、主要从事的业务、自己的角色及工作范围。
(2)如果自己的案例分析与这一单位的工作性质有出路,一定要会善变和善辩,能自圆其说。
(3)如在咨询公司工作,一定要说在配合心理咨询师或督导搞咨询。
6、你平时是如何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
陷阱提问!
(1)强调自己只是做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而且是兼职工作。
(2)有时是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做过几例心理咨询。
(3)注意自己的角色,只是咨询员或心理辅导员,千万不要以心理咨询师自居。
7、心理咨询工作的收费问题?
陷阱提问!
(1)以前的工作属于探索阶段,没有收费,做咨询员后,是协助心理咨询师做初步诊断工作,由咨询师收费。以后有能力从事心理咨询职业后会收费。
(2)学校咨询,学生是免费的。
8、心理测验的运用问题?
陷阱提问!
如果在分析报告中显示有使用心理测验,那是在征求的求助者的同意和心理咨询师或督导的认可下进行的,千万不要说是自己确定并独立操作完成的。
测验数据只是说明来访者的症状可能性,并非最后结论。
9、如果顺利考上心理咨询师,你准备怎么做?
陷阱提问!
(1)如果考上也只是说我刚刚迈进这一职业的门槛,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2)寻找适合自己能力所及的咨询群体或课题。
(3)永远做专家们的学生。
10、你原来的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不太相符,你准备怎么做?
陷阱提问!
(1)因为有兴趣才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2)心理学的知识与原来的工作存在着关系,可以帮助自己更成熟。
(3)希望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帮助身边的朋友,不断完善自己的咨询能力。
11、何时何地做的艾克森个性测验?
(1)在培训过程中做的,测验结果是老师提供的。
(2)委托什么机构做的,测验结果是某机构提供的。
(3)自己根据量表程序自测的(但要能解释清楚测量的程序)
个案分析报告部分

1、案例来源的真实性?
试探性提问!
(1)如实回答是否真实。
(2)可能存在主观的描述。
(3)在分析过程中,存在不成熟的地方,请专家们指正。
2、案例症状诊断的可靠性?
关键性问题!
(1)来访者的自我陈述、咨询员的观察、必要的测量。
(2)如实回答诊断的由来,自己诊断或在心理咨询师督导下诊断的。
(3)可靠性是依据…
3、咨询方法选用的依据性?
(1)个案症状的需要。
(2)症状的主要潜在点。
(3)容易进入咨询状态。
(4)咨询效果的支持。
4、心理测量的必要性?
(1)并非对所有来访者都做心理测量,心理测量的目的是对所诊断的症状的再确定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2)心理测量是在督导的认可和指导下进行的。
5、对咨询方法的深度理解情况?
(1)对个案的咨询方法必须给予足够理由的说明。
(2)对所使用的咨询方法必须有清晰地了解和解释。
(3)对其理论的创始人、基本步骤、咨询效果等能阐述出来。

6、当你的论文被专家否定时。
(1)不要急于辩解,虚心倾听专家的评论。
(2)在专家评论时,不时点头接受。
(3)注意被否定的部分,自己能否给予说明,以期得到专家的理解和认可。
(4)承认自己的失误,希望专家给予指正。
7、当你案例的人物、情节被质疑时。
(1)如是事实应该承认。
(2)如有主观臆造应该承认。
(3)承认自己的经验不足,愿意接受专家的指正。
(4、如人物情节是真的,但写出来的东西令他人费解,要承认自己的不足。
8、当你所选用的心理测量被否定时。
(1)在社会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切忌不要随便使用心理测量量表。
(2)承认自己在诊断过程中的不成熟,希望通过量表加以确认。
(3)或强调是在督导下进行的(但必须确有其事、其人)
(4)确认量表对自己的诊断的帮助。
9、当你的职业被质疑时。
你可能正从事其他的行业,如会计、律师、工商管理等职业,现在却要考心理咨询师,专家会提出质疑。
(1)兴趣
(2)对现职业的帮助
(3)对自己的帮助
(4)曾对他人有过帮助
(5)希望未来能使用
10、当你对所选用的咨询方法不熟悉时。
(1)承认自己的不成熟。
(2)承认自己选用咨询方法的失误。
(3)强调自己正在探索尝试这一工作,希望专家多给予指导。
(4)自己会吸取教训,不断提高的。
11、当你难以回答两种咨询方法时。
(1)现在常用的是认知、人本主义、行为、精神分析等。
(2)做为初学者容易混合一种以上的方法,如认知与行为、认知与精神分析等。
(3)提前将这几种常用的方法之间的可比性进行总结。
(4)如已失误,要虚心接受。

 暂时就想到这些,欢迎同学们交流指正,多多补充!请记住证书仅是一张纸罢了,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站直了别趴下!心理咨询,方兴未艾,唯上下以求索,与诸君共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1 16:04 , Processed in 0.0659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