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学社活动记录  | 
| 制表人:么娆 | 
| 活动主题 | 读书会  | 活动时间  | 2014年7月9日  周三   18:30-21:00  | 
| 活动内容概述 | 《精神分析引论》[奥]Sigmund  Freud 著   彭舜  译    车文博  审 
     
    读书内容:一、导读    (车文博) 
                      二、序      (Sigmund Freud)  | 
| 活动地点 | 新中译  | 主持人  | 杨艳  | 读书人  | 李梅  | 
| 参加人员 | 裴晶莹、杨艳、熊婷婷、么娆、李梅、陈君君  | 
| 活动记录人 | 么娆  | 通稿发布人  |  | 分享提供人 |  | 
| 内容简介 | 导读部分: 
         车文博将本书内容概括的十分精炼。首先从整体介绍了精神分析引论理论的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大理论支柱,第三部分对本书观点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1、精神分析引论概览:精神分析学派由19世界末期开始兴起,由弗洛伊德提出,并成为心理学“第一势力”,在心理学、哲学、文化、艺术等领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精神分析主要理论: 
         两大基本命题:潜意识: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是是潜意识的;性冲动:性冲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 
        三大支柱性理论:潜意识理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不能够被意识到的;前意识:能够被召回到意识的一部分经验,有门卫作用。 
         性论:性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人有三种基本需要:摄取、排泄、生殖,分别对应三个区域:口腔区、肛门区、生殖区。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儿恋母情结)、爱列屈拉情结(女孩儿恋父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发展阶段:0至3岁“前俄狄浦斯情结”、3-5岁“俄狄浦斯情结”、6-18岁“后俄狄浦斯情结”。爱的动力、性的动力。 
         梦论:梦是对潜意识欲望的满足。梦的四种工作方式:凝缩、移植、象征、润饰。释梦的方法: 
         3、评价:意义:从非理性的角度解读心理现象,开启无意识的研究领域诟病:范性论、唯心主义倾向等。 
     
    弗洛伊德序部分:内容很短,对潜意识内容的提及,在叙述过程中反复、提到。  | 
| 一句话记录 | 序号  | 参加人员  | 一句话内容  | 
1  | 裴晶莹  | 重读《精神分析引论》,车文博的导读非常简洁干练、提纲挈领。把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表述得精准儿全面,尤其是了解后章内容时,不由自主发出深深的赞叹。老弗爷的对潜意识的“并未专章加以详尽地讨论,而是反复地拾起、放下,待到新的机会出现时,又给予进一步的补充”尊重了心理疗愈的过程,很有共鸣。  | 
2  | 杨艳  | 今天读书会听了导读部分,非常好,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前意识”、“力必多”、以及“梦”的一些概念,和它们的工作方式。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特别对人为什么只能发现自己可以面对的问题来做处理,分析了对潜意识意识化的一个理解,收获很大。  | 
3  | 熊婷婷  | 心理问题不用都解决完,要知道心理治疗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 
4  | 么娆  | 弗洛伊德的观点在我看来过于悲观。有点类似“人性本恶”的观点所带来的一些负性的后果一样,搞清事情的原委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由此想到各种理论流派所遵循的不同的理论假设和哲学观点有所不同,而相信哪个流派的观点和如果运用这个理论流派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 
5  | 李梅  | 《精神分析引论》第一页,掀开了我对心理分析的第一页,感触颇深。意识层面、心理层面、现实层面多角度的理解、解释它的作用。  | 
6  | 陈君君  | 精神分析,自圆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