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分析引论》第一讲 绪论 活动记录(20140723)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58

帖子

5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0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启学社活动记录
制表人:么娆
活动主题
读书会
活动时间
2014年7月23日  周三  18:30-21:00
活动内容概述
《精神分析引论》[奥]Sigmund  Freud 著   彭舜  译    车文博  审
读书内容:第一讲  绪论
活动地点
新中译
主持人
杨艳
读书人
么娆
参加人员
裴晶莹、杨艳、熊婷婷、么娆、李梅、彭敏燕、王益京
活动么娆
通稿
 
分享
 
记录人
发布人
提供人
内容简介
第1讲   绪论
章节内容:
精神分析的适应症(或对象):
精神分析是治疗神经症患者的一种方法。
与其它疗法不同之处:不会在治疗前告诉患者疗效很好,而是对患者
     阐明三点:疗程长、需要患者自身的努力和配合、效果无法保证。
                                     ——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对象
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难点(文中“教学与训练的有关问题”):
1、学习精神分析的方法:
    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方式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并且是通过间接的转述的语言。
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
   (1)自我分析——“一个人可以通过研究自己的人格来自学精神
        分析。”
(2)对日常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3)在指导下进行自我分析——“在有实际经验的分析者指导下
        进行自我分析,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并且可以找机会去学
        习掌握分析者微妙的技术。”                                                              
                                     ——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方法
2、学习者以往的固有经验:较多学者具有医学、物理学、生物学、
        化学等学科知识,但这些学科的假设和观点距离精神生活
        较远。
造成的问题:有一部分患者无法被治疗。因为上述学科的知识对
        于很多“临床经验本题所包含的各种症状的起源、机制、相
         互关系还是一无所知”。
精神分析试图为精神病学提供它所缺乏的心理学基础。
                                     ——精神分析理论的意义
3、精神分析学说引起了学术界强烈的争议:
学术界对精神分析学生非常不包容、不友好,这是由于精神分析
        学说的两个基本假设。
假设一:“心理过程本身是潜意识的,并且整个心理生活只有某
             些个别的活动和部分才是意识的。”
此假设与传统观点“心理的即意识的”产生了强烈冲突。
假设二;“性的本能冲动(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是神经性疾病
             和心理疾病的重要起因。”
性冲动的作用:神经性疾病的根源、文明的动因(个体
             以牺牲性冲动为代价创造文明)                                
                              ——精神分析理论的社会背景、基本假设
结尾:为听众增强学习精分的信心: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并无任何图谋,
   应相信自己努力所得,不应过分顾及外界阻力。
个人对本讲内容的理解:
本讲作者主要想做的工作是要卸下听众的防御,同时介绍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  为何出于此种目的?一、理论本身:理论观点本身具有较大冲击性,作为很有可能第一次接触到该学说的听众来说,如果不做有意识的卸下防御的工作,很有可能无法让听众接受;二、社会背景:当时的学术届对该学说争议极大,对理论的科学性、观点的合理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三、在为听众卸下防御的过程中阐述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假设等基本概念。  卸下听众防御的方式?通过阐述学习和训练精神分析方法过程中必将遇到的几大障碍。一方面从听众角度入手:打破听众原有教育背景、理论框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固有模式;另一方面从理论的外部环境入手:阐明外部环境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成见来打破防御。
一句话感言
参加人员
一句话内容
小熊
     今天的读书会内容,让我觉得很难轻易用几句话就能描述出这一篇章具体写了什么,因为觉得“老弗爷”他本身太对作者负责人的态度感动了我,他说的很全,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读者和观众的需要,也给我们讲清了如果感兴趣可以有的学习方法和路径,以及对学精神分析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困惑表达共情。让我非常佩服弗洛伊德冲破了那样多的俗世的力量,敢于坚持做自己的勇气!对他本人及《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的敬畏之情油然而升。
精神分析理论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仿佛还只是远远地看到露出海面的冰山的一角,还要不断地靠近、沉入。
杨普堰
今天的读书会让我体会很多,《精神分析引论》可以学习的东西太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启发很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精读,收获很多。
了解到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咨询师的途径,老弗爷的精神分析的核心内容也在本章提出。
李梅
体验到听觉、视觉的感受性的差别,静默能给大家的不同感受等,还是想让自己在其中的状态。
韩超然
1、读书的感受:意识到读书的当下个人的内心的确比较焦躁,是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读与思考很难同步,要同时进行才会有所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对内容的感受:弗洛伊德的学说无法政委,有点儿自圆其说的意味;然而任何学说和理论,乃至科学、哲学、宗教等不同解释系统又何尝不是如此。
3、对作者的感受:勇于开拓、勇往直前、力量、执著。
化境
我们的读书会设计目标是“依托经典,训练听觉道的敏感性,强化对语言、语气、语调中所携带信息的辨识能力,提升专注力”。今天的活动让我对此有了新的理解:一般来讲,与视觉相比,听觉在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大大的弱化了,加之自恋、回避等在心理过程中的加入,“听”不见,就出现了。所以,用功能性读书会,来培养咨询师的基本能力,嗯,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2 02:03 , Processed in 0.0669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