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五章 引入催眠 活动记录20151212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58

帖子

5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09:1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杏仁 于 2015-12-29 22:19 编辑

  
中启学社专业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催眠沙龙
时间
2015-12-12   9:00-12:00
活动地点
北京商界803
主持
彭敏燕
记   录
李嘉
参加人员
彭敏燕、季勇、王益京、李嘉、吴风伶、杨普堰、张翀、吴月芬、吴月
  
  
1、 学习《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理论》第五章 为治疗性催眠创造情境:引入催眠
  
2、 导读师:彭敏燕。  
  
3、 集体催眠,催眠师-彭敏燕、张翀。
  
  
  
引入催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本节列出来六个方面:
  
1.    创造易感环境——催眠师要创建来访者可以感到足够安全、放下意识监控,允许催眠探索的物质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催眠师自己的舒适和专注于来访者的心理现实;
  
2.    讨论催眠——花时间与来访者直接讨论“催眠”,以便催眠师可以根据来访者的需求建立可以发展催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另一方面,催眠师还应以最适宜个别来访者的术语和表达方式来鼓励来访者进入催眠体验;
  
3.    自然导入浅催眠——目的在于使来访者对催眠有切身感觉;此过程最好使用非正式的很自然的方式,如非言语引导技术——呼吸节奏、注视等激发催眠,催眠师必须合作于来访者独特的节律和速度。
  
4.    曲折方法——即让来访者有一点进入催眠,然后出来,接着谈一会儿话,又进入催眠(更深一点)……帮助来访者学会在进出催眠状态之间转换,有利于来访者应对每天都生存挑战;曲折方式也使得治疗师更注意催眠的广度而非深度,避免在单一方向走得太快;
  
5.    催眠示范——如来访者不愿或不能作为焦点人物直接参与催眠时使用;
  
6.    催眠训练——因为直接聚集问题领域的治疗性催眠可能吓着来访者,使用催眠训练以帮助来访者越来越体会到催眠是安全的、自我探索、掌握心理技能的情境。
  
小结
  
治疗师要在灵活的人际和谐中吸引来访者的注意,从而很自然地实现催眠的治疗价值。
  
  
  
  
  
  
今天的催眠感受很舒服,放松、沉入,只短短几分钟,似乎环境很久的疲劳。谢谢敏燕
  
—————润
  
再次体验催眠带来的温暖感觉,疲劳的身体得到放松。
  
————张翀
  
用问题产生的方式找到答案。
  
————月
  
今天我主持,今天内容大家讨论得很热烈,主持人的角色使我格外地专注。
  
————敏
  
这次催眠深,很有意思,和学社的伙伴们很开心,最后的催眠体验感觉自己没有进入太深,但整体很舒服,感谢主持。
  
————芬芬
  
意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急切渴望,应该提示自己欲速则不达,别急,慢慢来。
  
很喜欢今天的内容,对催眠用于治疗的初始工作有了些许了解。
  
————李嘉
  
催眠的体验开始进入一些场景,让我感受到应该多加扩充自己的生活范围,这样才会感觉更多更好,丰富心灵也需要实践。
  
————杨普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1 22:15 , Processed in 0.0631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