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分析新论》第29讲 梦的理论的修订 活动记录20150708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58

帖子

5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20:5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启学社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
  
《精神分析新论》读书会
活动时间
20150708  18:30-21:00
活动地点
中启新中驿809
主持人
彭敏燕
专业协助
记录人
熊婷婷
参加人员
杨普堰、熊婷婷、陈君君、彭敏燕、裴晶莹、赵淑丽、郭宇娟、杜凤洁、许靖
通稿提供
通稿发布
分享提供
  
  
  
  
  
  
  
一、         主持:彭敏燕   读书:彭敏燕、熊婷婷(第29讲  梦的理论的修订);
  
二、         轮流分享对读书人及自己的感受;
  
三、         轮流分享对读书内容的理解;
  
四、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共同讨论知识点;
  
五、         轮流分享对整个活动的感受。
  
附:部分读书内容
  
  
  
  
  
  
  
  
  
一边阅读,一边分享有利于内容的吸收,趣味性浓郁。
  
新书读起来很顺畅。
  
————敏
  
第一次参加读书会,非常新奇,也很充实。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是可以把自己读书的状态调换成众人分享的快乐!感谢两位朗读者,感谢在座的每一位!
  
————海阔天空
  
今天的读书节奏,随时对难懂的内容进行讨论、解读适合我作为初学者投入地听,深入的理解。
  
————许靖
  
续论,关于梦的,又引发了很多的思绪,梦的工作和功能如此的重要,令我更加要留意自己的梦,如果能有印象的梦要把它记下来,做自由联想,然后对自己有所启发。
  
————杨普堰
  
《精神分析新论》开篇中,对梦又进行复述,其中“梦把时间关系转变成空间关系”,“潜意识冲动是梦的创造者,追求自身满足是做梦的全部意义。”概括得精深,又全面,对梦对潜意识理解又加深。
  
————化境
  
那些被忘记的梦和被忽略的躯体感受,在学社的一次次学习中让我想要重视和珍惜它们了。没有一个梦和一种感受是多余的,它们都是我自己的一部分,需要好好的品味和回味,然后沉浸在其中,和真正的自己做一个深深的拥抱。
  
————Juana
  
“潜意识的冲动是梦的真正的创造者。“
  
“自己是梦的编剧,自己来决定梦的开始、过程及结束;可以一边做梦,同时又有一个声音在和梦中的自己对话;既引导自己做什么样的梦,又能连续做一个梦;两个人可以做同样一个梦;同一个晚上做好几个看起来不一样的梦,有的是完整性的,有的呈碎片状。。。。。。“这都是同学们结合自己及身边人的例子说出来的,让我惊叹梦可以有这么多功能及如此有趣的呈现方式。
  
“以前读的表演性强,今天感觉更真实。“非常感谢裴姐的敏锐解读,正好契合了我白天的顿悟。真是心里有什么就会有人来帮自己强化这一部分。
  
读书的过程中有很多探究和尝试,大家的配合及翻译让我很触动,又一次感谢有这样一个尝试机会。
  
————小熊
  
  
                                             
附:部分内容
1、那好,患者给我们讲述——梦,我们且来解释这个梦。我们静静地倾听,而无须进行思考。下一步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决定应尽可能少地关注我们所听到的东西,即显梦。当然,这个显梦所呈现的种种特性并非完全与我们无关。它可能是有如文学作品一样,前后一致,结构流畅;也可能是差不多像谵言妄语一样杂乱无章,不可理解;也可能像迷雾一样朦胧;各种差异非常大的特性可能在同一个梦中出现,分散在梦的不同部分;最后,梦可能伴随着一种漠不关心的情调,也可能伴随着最强烈的快乐或悲痛的情感。你们不要假定我们没有思考显梦的这种无穷无尽的变化性。在后面,我们再回头研究这种变化性,那就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可用以释梦的。但目前且把它暂置不论,而专注于梦的解释这一主线。也就是说,我们也要求梦者从显梦的印象中摆脱出来,而把注意力从作为整体的梦转向于其内容的各个不同部分,并把他所想到的每一件与上述各部分有关的事一一告诉我们。因为如果他把注意力分别集中于梦的每一部分,则梦自身的联想就会展现在他的脑中。
2、事实上,我们可以将梦分为两类:一类是形成于轻微抵抗下的梦,一类是形成于高压抵抗下的梦。但是,这种压力也可在同一个梦里由一个部分移至另一个部分,它造成了梦的裂痕、晦涩和混乱,从而可能破坏甚至是最精巧的梦的边贯性。
可是,是什么正在形成抵抗呢?抵抗又旨在反对什么呢?嗯,对我们而言,抵抗是冲突的明确标志。梦中必然存在着一股力图表现某物的力量,同时又存在着一股企图阻碍其表达的力量。作为显梦,便是这种冲突的结果,它包括了这种冲突的所有结果,而且,这种冲突是以凝缩的形式存在于这些结果中。在某一点上,其中有一种力量可能成功的表达了它想说的东西;而在另一点上,其相反的力量或设法完全销毁其所欲表达的东西,或用某种不留痕迹的东西取代了其欲表达的东西。梦的构成的最常见且最有特色的情况是上述冲突以调和告终,以致使那种要求表达的力量虽确实能言所欲言,但却不是用它所想用的方式表达,而仅能用一种削弱了的、歪曲的和无法辨认的方式表达。因此,假如梦不能如实地表达出它的思想,假如需要用解释工作来填补梦与思想间的裂痕,那便是那种相反的、起约束和限制作用的力量造成的结果。而那种力量的存在,我们已从释梦时所感受到的阻力推知到了。如果把梦作为独立于类似的心理构成物的孤立现象加以研究,我们就可称这种力量为梦的稽查者。
3、关于梦的形成中的事件发展可再复述如下。作为先导的是睡眠的欲望和脱离外界的意图。接下来,两个心理机能方面的结果便产生了:第一,在倒退过程中,出现了更为古老而原始的活动方式的可能性;第二,由于强加于潜意识之上的压抑而导致抵抗的削弱。由于后一个因素,便使梦的形成成为可能;并且各种突发事件、正在活动的内外刺激便利用了这个因素来制造梦。以这种方式制造的梦已是一个调和的产物。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它适应自我,因为通过排除干扰睡眠的刺激,它可以满足睡眠的欲望;另一方面,它允许被压抑的本能冲动以愿望在幻觉中实现的方式在这些情境中获得满足。然而,由睡眠中的自我所允许的整个制梦过程仍然受到稽查员的控制,这种控制是由仍在起作用的压抑的残余部分所施予的。
4、“一个人可以控制梦的工作,当他处于疲惫和昏昏欲睡的状态之中,如果勉强自己做一些理智工作,那么思想就会消失,而由一种显然是其替代物的幻像所替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西尔伯莱说:“我考虑过必须对一篇论文中的一段不通顺的文字加以修改。”其幻象是:“我看见自己在刨平一块木头。”实验中常发生这种情况:幻象的内容并非是被思考的思想,而是他正努力着的主观状态。这种状态替代了思考对象。这种情况被西尔伯莱描述成一种“功能性现象”。
5、外套或斗篷这一象征物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女人的梦中,这代表一个男人。在贝陀因人的极端古老的结婚仪式中,新郎把名为“Aba”的特殊斗篷披加到新娘身上,嘴里说下述礼节的话语:”从此以后,除我外,不许有他人给你披戴。”
6、“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克服成为男人的愿望,她就经常会梦到桥很短,以致于达不到彼岸。”
7、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可能,梦的工作都把时间关系转变成空间关系,并这样表述它们。例如,在梦中一个人可见到这样的情景:其中两个人看起来非常小,并且离我们很远,就仿佛是把望远镜倒过来所看到的情景。在这里,空间上的微小与遥远具有同样的意义:所表示的是时间上的遥远;并且我们应该懂得,这个情景是来自遥远的过去的。
8、“凡同一夜晚所做的梦都属于同一体系。”但是,对梦者而言,这些梦是连续一贯的,还是被分成几个部分及分成多少部分,这都不是无关紧要的事。这些部分的数目通常与内隐的梦念的结构形态中分离聚点的数目一致,或与梦者心理生活中的各种斗争倾向相一致,这些倾向的每一种都可在梦的某一特殊部分获得主要的但又非唯一的表现。
9、惩罚的梦也是对欲望的满足,尽管它们满足的不是本能冲动的欲望,而是满足内心的批判稽查和惩罚机构的欲望。假如我们面前有一个纯粹的惩罚的梦,那么一个简单的心理推演就能将它还原为愿望的梦,因为惩罚的梦是对它的告诫性反驳,而且,由于这种指责,这一惩罚的梦被显梦所取代。
10、精神分析的一个任务,就是揭开隐藏于童年最早期的遗忘症的面纱;并获得早期幼儿性生活的种种现象的有意识记忆。儿童的这些最初性经验,是与焦虑、禁忌、失望和惩罚的痛苦印象相关联的。我们能理解它们是正被压抑的;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理解,它们是如何自由地进入梦的生活的?是如何为如此之多的梦的幻象提供形式的?是如何使梦被那些来自童年景象的复制品和对它们的暗示所填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2 00:02 , Processed in 0.0655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