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启心理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行为问题:案例督导记录

[复制链接]

139

主题

156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5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7: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成成基本上只表达名词,或十分简短的句子而没有十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愿。
        成成与同龄小朋友不合群,不听话,不交流。幼儿园老师向其家长反应,孩子有自闭症和多动症,多次要求家长尽快转学。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独子,家长听到老师这样的反馈,刚开始表示否认,在老师一再强调下,家长开始慢慢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次咨询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与来访者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收集资料如下:成成今年五周岁,念幼儿园小班。之前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没去上幼儿园小小班,是这学期由年龄考虑插班到幼儿园小班念。现在由父母和外婆一起带。母亲上班时间规律,是正常办公班。父亲自有一家公司,上班时间自由,在家时间比母亲多,外婆全职照顾成成。老师经常反应成成上课不听话,到处乱跑,喜欢自己一个人在幼儿园里逛,注意力不集中,不爱说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幼儿园的园长已经多次向其父母反应,要求成成下学期转学。老师认为像成成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多动症或者是自闭症。父母亲认为孩子上课不认真听是因为幼儿园教的东西太简单,成成没兴趣。平时成成在家玩电子游戏或看动画片时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在咨询过程中,成成对咨询室里物件感兴趣,但沟通不顺畅。
        第一次督导
        更详细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以家长平时在家时对孩子的教育内容。在家里成成与家里成员的互动模式和其他的行为习惯。
        第二次咨询
        遵循第一次督导时安排的任务,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体情况如下:
        孩子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很好,教过的诗歌和故事都能记得很牢,数学单位都学了,十以内的加减都能算对。在念幼儿园小班之前,成成是放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的,家里还有大两岁的堂姐和同龄的堂弟,堂姐回来时会教他一些幼儿园里的东西。成成有向家人反应,现在一起的小朋友都很笨,不喜欢他们。成成目前住的小区,很少有同龄的小孩子,除了上学成成基本上都在家,没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周末父母经常会带他去爬山郊游等,但也都是和大人一起,没有参加团体亲子活动。成成在家活动时间规律,几点该做什么都是定好的,每天基本不变。守时,基本上玩游戏时间或看电视时间到会自动停止。在公交场合没有耍赖大哭大闹的行为。
        鉴别诊断:
        “多动症”与孩子顽皮着四点本质区别:
        ①注意力方面,调皮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聚精会神,讨厌别人干扰,而多动症孩子玩什么都心不在焉和无法有始有终(成成在玩电子游戏和看动画片时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并且不喜欢被人打扰)
        ②自控力方面,调皮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和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可以静坐,而多动症孩子根本坐不住,静不下来(成成在咨询室里表现不错)
        ③行为活动方面,调皮孩子的好动行为一般有原因、有目的,而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成成对老师教的东西不感兴趣,和其他孩子的互动情况不好)
        ④生理方面,调皮孩子思路敏捷、动作协调、没有记忆辨认的缺陷,而多动症孩子则有明显不足(成成思维敏捷,数学逻辑思维好,动作协调,记忆力良好,可当场背多首诗歌)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儿童多动症和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可排除成成的多动症和自闭症问题。但成成切实存在行为问题。
        第二次督导
        进展顺利,继续深入了解成成行为问题的根源
        第三次咨询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注意到,成成与家属的沟通及为简略。成成基本上只表达名词,或十分简短的句子而没有十分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多次认真观察成成与母亲及外婆的沟通均如此。咨询师直接向其家长指出成成交际问题的根源。成成与家庭成员的沟通模式在外面难以适用。由于家人对成成的生活习惯十分了解,所以成成只要简略的表达就能得到满足。但在外面其他小朋友难以理解成成的特殊语言。加之成成的知识事实已超越了同龄小朋友的知识面,所以成成更喜欢接触年龄更长一些的小朋友。建议家长改变与成成的沟通模式,不能使用只适用于家庭的特殊沟通方式。提高成成学习的难度,用更新鲜的识知吸引成成的注意力。如跳班或上双语幼儿园等。
        第三次督导
        在咨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应直接提出,而应该通过多次的情境模拟让成成家属自已发现问题。直接提出的效果不如他们自己发现来得好。自己意识到的问题,他们会有更深的意识。不应该提出具体建议,如上双语幼儿园、跳班等。
        第四次咨询
        针对成成进行行为训练。现场情境模拟鼓励成成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愿,适度奖励。改变以往的家庭沟通模式。鼓励家庭多出去参加团体亲子活动。结束咨询。
        第四次督导
        放缓行为训练过程以便巩固行为训练效果。可将行为训练的对象扩大至家庭而不是仅仅针针孩子。
中国心理培训小结:孩子的行为问题,不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整个家庭共同造成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启心理论坛  

GMT+8, 2025-7-2 13:15 , Processed in 0.0667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