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动态 > 行业动态 > 文章内容

阐述社会心理因素与下腰痛的相关性

http://www.psy8.cn2011-12-22 17:00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三、LBP的器质性与非器质性体征 

疼痛本身是一种主观感觉,LBP患者以疼痛为主的症状描述与社会心理因素有相关性较易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心理因素同时影响着LBP患者以病理学检查为主的传统上认为是客观的体征。把病理学检查所获得的体征结果解剖,可以获得反映疾病病理学变化的器质性体征(organic sing),如出现与神经支配相一致的足外侧感觉麻木是S1神经根受累的体征,及目前不能反映其病理变化的非器质性体征(non-organic sings),而非器质性体征常与器质性改变的常见表现不一致。 

一些学者应用Waddell评分法[23]通过对120例LBP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2~3项非器质性体征的患者出现髋膝运动性疼痛,被动屈膝受限,屈髋肌力减弱,髋外展肌力减弱和俯卧位下躯干等长伸展肌力减退等的几率较只有一项或没有非器质性体征者高。许多研究也证实,肌肉、关节活动度和运动技巧等方面的检查结果与非器质性体征也有类似的相关性。尽管直腿抬高试验、俯卧位屈膝试验等一直被认为是衡量躯体功能损害的客观指标,但Maruta、Novy等认为:脊柱运动受限,屈-伸力矩的比例降低、直腿抬高度降低等均与痛阈或/和耐受力降低有关,其与心理痛苦的关系比神经系统的损害更加密切[24,26]。 

四、启示 

LBP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是密切的,在LBP的处理上,同样重视心理和躯体成份,也许能更好地解释我们的一些临床问题,可以设想,尤其在一 些慢性LBP的处理中,采用费用昂贵的检查,劝告限止活动,在治疗和评估过程中过分的注意疼痛,劝告用助行器和腰围,过多注意姿势、过份夸大LBP的危害性、不良预后等,都可以引起和/或加重抑郁、疑病、癔病等症状,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医源性功能障碍,并造成“LBP-心理障碍-LBP加重-心理障碍加重”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相信由于心理学对LBP治疗及康复的介入,必将为LBP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带来一个新的思路。

另外心理疾病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了,身体疾病可以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担忧,心理障碍也同样能引起身体上得症状反应。二者相互作用,彼此联系。因此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要同等治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2015年《中国本土化催眠》心理治疗技能班29期
2015年《中国本土化
2015年《中国本土化催眠》心理治疗技能班(29期) 海口站 最适合中国大陆人的催眠技…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