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培训导读: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二十五、什么是“引发求助者心理和行为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是什么?
(1) 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 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二十六、验证资料可靠性的方法有哪些?
(1) 可以使用补充提问。
(2) 可以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的办法来验证。
(3)可以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
二十七、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
(1) 开始新行为的问题。
(2) 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
其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
(1) 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 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其三,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
(1) 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
(2) 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
(3) 阻抗来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二十八、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表现:
(1) 首先是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为三种:沉默、少言和赘言。
(2) 其次是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
(3) 第三是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表现为五种: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
(4) 第四是咨询关系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
解决的几种方法:
(1) 要解除戒备心理。
(2) 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
(3) 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
二十九、心理咨询方案的主要内容
(1) 通过咨询期望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2) 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
(3)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4) 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5)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6) 咨询的费用;
(7)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三十、作为咨询师,你应如何向求助者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和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和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循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