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基础 > 心理基础 > 文章内容

心理学:安慰的话怎么说?

http://www.psy8.cn2011-12-31 12:56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关怀他人的内心更像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弄不好是不仅里外不讨好,还会弄巧成拙,伤及无辜。所幸只要用心。

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管理别人情绪的艺术,没有什么比能钻到别人心眼儿里的体己话儿更能俘获人心的了。不过,关心人,安慰人不只是有爱心、耐心就万事大吉,否则居委会的大姐大妈早就成了顾客盈门的心理医生。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测试:

如果朋友向你倾诉,“我真是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你会如何安慰他呢?别急,先想想再看下面的选项。

A. 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

B. 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 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 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 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F. 你会走出来的,不会有事儿的,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

H. 其实,你还是挺幸运的,你还有家人和朋友。

J. 唉,我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K. 其实,杯具过后肯定会有好事情发生的。

只有极少数人会选E,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句废话,但是E却是所有选项中最让人舒服的回应。不信的话,你就把自己放在受伤者的角色上,把每一句都念给自己听听,看看到底哪一句让你最感“被关心”呢?关怀他人的内心更像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弄不好是不仅里外不讨好,还会弄巧成拙,伤及无辜。所幸只要用心,我们每个人都能学上两招。

误区:“我完全能理解你的感受”

解析:

“我理解”大概是“理解万岁”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谈到内心感受,我们生怕对方觉得自己情商低,于是一句“我理解”就成了廉价的口头禅如同选项J,甚至有时它还被作为一种做作的恩惠。尽管意图很好,这种表达却可能激怒对方,甚至得到回敬,“不,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呢?

“我理解你的感受”,让讲话者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再是独一无二的,或者值得进一步认真探求和审慎对待的,谈话者自然觉得没有受到重视,更没有了说下去的兴趣和动力;而且这句话也没有真正回应倾诉者的真正感受,只是笼统的一言以蔽之,让对方觉得枯井投石没有激起想要的关切,也让谈话中心从对方转移到你身上。

提醒:使用情感反射性问句,说出你从对方话语里感受到的情绪并向对方确认,“听起来你对他很愤怒是么?”,“好像那一次经历让你感到自己很糟糕,是不是?”。这不仅表达出了讲话者提到的重点,还表示了你对对方进一步的好奇和关心,更避免了先入为主带来的误解。

误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会没事儿的,时间会医治一切创伤”

解析:

试想如果你遭遇了不幸,别人如此劝慰你,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对方站着说话不腰疼呢?类似的回应还有选项A和D。我们都热衷给情绪低落中的朋友以希望,但是一句“这没什么大不了”,不仅让对方感觉自己正在经历的苦难纯属无病呻吟,从而无法接受自己当下的感受;也会让她怀疑自己是否太过敏感和没出息,本来就已不幸再加上自我指责,只会从而引发更加让人绝望的乏力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心理进化?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
谁是心理变态?我们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想象成变态杀手。但专家们说,心理变态的人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