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基础 > 心理基础 > 文章内容

反科学偏执狂:“反科学”是一种心理障碍?

http://www.psy8.cn2012-06-18 13:58科学画报博客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喜欢怀疑一切,存在着说“不”的习惯性思维。

2010年9月,我国统一集中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麻疹疫苗。但是,一些市民的手机上却接到短信,内容是:“这批美国赠送的产品可能是慢性毒药。紧急呼吁各位家长慎重考虑马上进行的1亿儿童额外疫苗注射要求。”同时,关于麻疹疫苗是“慢性毒药”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引起了许多家长的担心。卫生部强调,这次使用的麻疹疫苗全部为国产,而且质量有保证,安全率非常高。但是,依然有人四处宣扬有关疫苗的负面信息,一些家长找出各种理由拒绝为孩子接种疫苗。

类似这样无视事实、拒绝相信科学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比如,有人抵制环境保护行动,有人否认存在艾滋病病毒(HIV),还有人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法嗤之以鼻,等等。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反科学?这些人对待科学的非理性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又有怎样的危害呢?

心理障碍让人成为反科学偏执狂

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喜欢怀疑一切,存在着说“不”的习惯性思维。很多反科学者其实本质上并无恶意,他们只是一些比较执拗的、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普通人而已。他们不愿意人云亦云,不甘心任由他人摆布,喜欢挑战权威,常常以真相的捍卫者自居,但恰恰是这种性格,使其更容易与真相失之交臂。

在对待许多科学问题上,这些人采取的态度往往是不“轻信”专家的意见。比如,他们对疫苗的作用心存疑虑,认为不能仅凭疫苗研究专家的一面之词就相信疫苗真的能有效地预防疾病。近年来,美国就爆发了一场疫苗危机。有不少传言称,注射某些疫苗会引发儿童自闭症。为此,有关部门专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临床实验,最终确认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同样,在全球气候变暖、物种进化、吸烟的致癌性等问题上,来自医生、科学家等专业人士的话,在这些人看来也未必可信。正是这种怀疑“科学失去控制”的想法,使一些人不知不觉地选择与科学为敌。他们中的许多人宁愿相信一些漏洞百出的道听途说,也拒绝接受专家给出的证据充分的结论。比如,在美国的疫苗危机中,一些家长不负责任地抱怨:“我的孩子打了疫苗后就得了自闭症,肯定是因为疫苗的关系。”关于“疫苗有害”的传言就此出炉。当这样的传言满天飞舞,那些一贯对疫苗怀有反对情绪的人们对此越发深信不疑,在他们看来,再多的安全统计数据都会变得不堪一击。

对此,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体会尤为深刻。他们花了1年时间对那些不相信HIV存在的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他们研究发现,这些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从表面看来都很普通而且真诚,但其思维上往往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他们比常人更容易上当受骗。这些人中的坚定分子和领军人物,其心理问题往往比其他人更为严重。他们身上普遍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所有特征,包括易怒、自视过高、无法容忍批评,等等。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HIV持否定态度能满足人们一定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对于那些本身患有艾滋病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应对策略,尽管采用这种策略对付艾滋病其实并不合适。心理学家认为,否认存在HIV归根结底体现出一种精神上的不健康。在这类人群中,无论是领导者还是追随者,都受困于所谓的“怀疑性思维”,因而对现实产生歪曲的认识。

藏在反科学背后的利益之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心理进化?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
谁是心理变态?我们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想象成变态杀手。但专家们说,心理变态的人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