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9月29是第十五个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娱乐健康,年轻心脏”。心脏日设立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公众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使人人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
心理解读:
当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导致抵抗力下降,心血管疾病呈呈日益增多之势。
导致心脏病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运动不足、肥胖等。高血压和糖尿病本身就是疾病,另外的因素则大都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远离心脏病,提高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是很好的一种方式。
体育锻炼与心脏病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增强人们的心肺功能,给人们迎击各种病症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身体。研究还直接显示,体育锻炼可以减少心脏病得病率。
哈佛大学公共医学研究院的专家对1239名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小时一定强度的训练使得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22%。研究者发现,之后心脏病发作的参试者中,其体内“好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低,而“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高,而且这类人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的几率也更大。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从多方面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功能。
研究显示,有氧锻炼对执行功能有积极影响。有氧锻炼指在有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运动。大部分户外运动,如各种球类,跑步,自行车都属于锻炼。与有氧锻炼相对的是无氧锻炼,主要指在健身房里进行的负重、器械锻炼等。执行控制是人的一种高级认知功能,指大脑在完成复杂程度较高的任务时,协调认知资源所需进行的各种加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Colcombe和 Kramer 对18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 发现长期锻炼对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执行控制功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多进行有氧锻炼,能预防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老化。
另外,体育锻炼还能开发右脑。人的大脑分为左右半球,一般认为左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有优势,长于逻辑思维与计算;右脑则长于非语言活动,例如音乐,美术等。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与思考中,进行的都是左脑擅长的活动。很多体育运动需要左右手相互协调,这就要求左右大脑对左右手进行共同控制,能开发右脑。
体育锻炼还能降低自卑心理。华东师范大学的李佳川博士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湖南和上海两地1132名学生的数据。结果发现,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自卑心理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即刚开始体育锻炼会降低自卑感,但一段时间后,就会增强学生的自卑感。研究发现,在锻炼强度与自卑的关系上,中等强度的锻炼能降低大学生的自卑感,高强度的则反之。
体育锻炼好处多多,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功能。世界“心脏日”能唤醒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关注,督促公众去锻炼。我们不能每次都是看到类似的活动和宣传时才想到要锻炼,而应该有规律地选择合适的活动进行锻炼,增强身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