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
一批研究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国家级和部委级的奖励;心理学的专著多次获得全国性的图书奖。2001年11月,中国心理学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九次学术交流大会,参加会议的人员达到了1100多人,交流了800多篇论文;2000年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第27届大会时,我国的与会代表达到了113人(不含港、澳和台湾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交流了97篇报告,其中口头报告21篇,大会1小时报告3篇(整个大会有1小时报告72篇)。更为突出的是,我国代表中58%是45岁以下的心理学工作者,并可以用英浯进行交流。当时,我国代表的人数仅次于6个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排第一,也多于一些发达国家,加上我国代表都在会上认真开会,处处可以见到中国人,一时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给国际同行极其深刻的印象。
1.4 社会各界对心理学的认识和需求呈直线上升的态势
国内专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心理学作为其主要工作的)已经达到了1万人左右的规模;心理学已经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实践、特殊教育、体育运动、人员选拔、技术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广告和营销、产品设计、司法工作、监狱管理等多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特别是中国空军,更设置了专门从事飞行员学员心理素质评测的岗位和人员,实为非专业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单位设置心理学岗位之先河。
1.5 其他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对心理学研究项目的投入逐年增加,并支持了一些重点项目。
(2)1999年国家科技部确定增加心理学作为18个需要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3)200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心理学确定为一级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由学校直接领导和管理的心理学院。
(4)200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被确定为进入国家知识创新试点工作的基地性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将持续加大对心理研究所的基础和重要问题的研究的投入以及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5)中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获得了很好的地位。通过老一辈心理学家的20多年的努力,我国心理学在国际心理学界的影响显著增加。我国心理学家荆其诚教授(1992~1996年度)和张厚càn@①教授(2000~2004年度)先后当选为国际心理学联合会的副主席;荆其诚教授还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的院士,到目前为止,他是整个第三世界科学院中唯一的一位以心理学而当选为院士的科学家。我国将于2004年在北京主办国际心理学大会,这将是国际心理学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国际心理学大会,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国的5000多位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工作者共赴这次在人类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国际心理学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无疑将极大地推动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也将显著地提高我国心理学的国际地位。经过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同意,我国学者将在全部大会的80个1小时大会报告中占有7个席位(其中祖国大陆4位,香港地区2位,台湾地区1位)。现在,中国心理学会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
(6)中国心理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工作不断进步,被评为全国先进学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9个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领域。今年刚刚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了心理学会,标志着全国所有的省市都有了省级心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