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青年心理 > 文章内容

7月,不再害怕分离季

http://www.psy8.cn2012-07-13 16:25生命时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又到一年7月,虽然天空骄阳似火,可有意无意看到一群群毕业生骄傲地照相留念、聚会活动……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点触动,几丝伤感、几分甜蜜、几许羡慕,甚至还有微微的失落,种种滋味纷纷涌上心头。因为,我们都会经历7月,这个忧伤的“分离季”。
 
  对于毕业的学生们来说,7月是浓浓的离愁,离开校园,告别同窗与师长,对过去的依恋、对未来的忐忑,让一颗颗年轻的心跳动不安。于是,有人抱头痛哭,有人把留言册写了一页又一页,也有人紧紧攥着拳头忍住眼眶里的泪光。而对于更多早已离开校园,历经世事的“过来人”来说,7月则是珍贵的回忆。于是,看着年轻人肆意发泄情绪,长辈们多会抱以宽容的目光,因为想起自己当年也是一样的青涩懵懂;陪着孩子在校园里转悠,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掏出手机,想问候一下曾经的老朋友,甚至干脆借此机会组织老同学聚会;可当孩子们真的背上行囊,踏上新的人生时,心中又是剪不断的牵挂与担心。
 
  我们的一生似乎就是在不断的离别中成长和成熟,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过程。学生时代的离愁,恐怕少不了两个关键词:不舍和不确定。分离意味着与过去的生活说再见、与熟识的人从此天各一方,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而处在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又难免彷徨和迷茫。人到中年、老年之后,离别的画面一方面很容易勾起心底深处那些曾经纯粹、不夹杂利益关系的情谊,进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另一方面,对比少年时许下的豪言壮志,很多人忍不住对现实生活的跌宕一声叹息。
 
  但是,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所说的,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在这个分离的季节,我们不排斥表达伤感,但聪明的人更应该找到快乐的理由。在毕业来临之际,应当用感谢代替抱怨、用表达代替发泄、用珍惜代替戏谑。可以写一封信,让自己和过去曾经帮助过你的人马上感到幸福;或者唱一首歌,把说不出来的情绪适当表达出来。此外,照一张相,让这些充满回忆和感动的凝固瞬间给自己带来温暖;看一本书,从书里学习别人的经验,增长自己的才干。
 
  而作为成熟的长者,看到年轻人即将“起航”时,可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悉心传授,既让他们少走弯路,又让自己重新体验一回青春。而当心中的离别记忆挥之不去时,不妨到老校园里走一走,用恬淡的书卷气洗刷心头的浮躁和不安;或者邀请几个老同学小聚一番,聊聊过去,互相安慰鼓励。总之,伤感或不舍都无法改变未来,只有读懂离别的内涵,才能珍惜手中的幸福,创造美好的明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写给大四的焦虑和恐慌
写给大四的焦虑和
昨天有个同学来找我,谈毕业选择的事情。谈完以后她突然过来拥抱了我一下。为此我…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