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青年心理 > 文章内容

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无法摆脱吗?

http://www.psy8.cn2016-07-12 11:58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关于作者:应飞(微信公众号:flymiao77),家庭治疗、焦点解决取向心理咨询师,擅长婚恋家庭、青少年咨询。

 

L用很长时间描述父母带给自己的痛苦,垂望地面,眼圈微红,胃里像是有一股压力,推动他不断喃喃倾吐着——紧张焦虑的童年、被干涉和被控制、平静的愤怒和挣扎。最后他沉默一会,用一句话结束了倾诉:

“我已经被他们毁了。”

原生家庭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近年来被不断提起,比如“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无形中将父母的重要性强化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毋庸置疑,童年、父母、成长环境,都是生命历程的一部分,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模样,和过去必有关联。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中“多代传递”的概念,父母一代的相处模式、与孩子的互动模式,以及焦虑情感,可能会一代代延续下去。与原生家庭融合程度太高的孩子,往往无法顺利分化出去,即便能够与父母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甚至暗暗发誓要与父母划清界限,不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却往往无法如愿,从而造成长期的焦虑。

比如有位姑娘,在充满了恶意谩骂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厌恶父亲,同情母亲,当她发现自己选择的男友竟然在某些特质上与父亲相同,并且自己与男友的相处方式也和父母有某种程度的类似,不禁忧虑自己已陷入原生家庭的“传承魔咒”,十分担心未来的婚姻质量。

那些已经长大,极力想要摆脱原生家庭而不得的孩子,一方面怨恨、惧怕父母,一方面又被牢牢吸引着,甚至不知不觉重现着那些厌恶的部分。以《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为例,尽管离家千里,独自在上海打拼,已做到财务独立,也清楚自己应该拒绝父母、兄嫂的无理要求,也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兄嫂表达内心的愤怒,却还是一次次让步,始终陷在为家庭偿还债务的旋涡里,无法真正切断原生家庭“黑洞”般的吸引。

为什么呢?

一个婴儿降生之初,父母是TA的整个世界。父母不但给予婴儿食物及庇护所,还提供爱意,以及由此衍生的家庭责任。

在一个完整家庭中,每个家庭角色都需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并实现各自的家庭功能。以三口之家为例,父母的责任是养育未成年的孩子,维持家庭结构的稳定;孩子的责任是按自然规律成长,学习必备的技能,并在成年以后承担赡养责任。而在其中流动的爱意、亲情,仿佛家庭关系的润滑剂,是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保持鲜活的动力。

而很多问题,出在爱和责任的粗暴捆绑上。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忠诚,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镌刻在我们的基因中,很难改变。然而,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表达爱和忠诚的方式千差万别。可能出现的不良模式是:

1、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是各种控制行为。父母认为爱就是包办孩子的一生,一切都为孩子安排好,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亲密关系,因为我爱你,我就得管你。

2、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是各种谩骂。父母认为指出孩子的不足能够促进孩子成长和进步,认为孩子不能自骄,优秀永远没有尽头,因为我爱你,我就要你完美。

3、父母不会表达爱,只提供物质条件。父母认为所有的爱都藏在物质里,因为我爱你,我就负责挣够你需要的钱。

4、父母不会表达爱,但又索取爱。父母本身缺乏爱的能力,很害怕失去爱,需要孩子不断用行为表达对自己的爱,以确认自己没有失去孩子的关注。比如嫉妒甚至离间子女的夫妻关系。

在以上的模式中,爱和责任并未得到区分。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份爱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然而,家庭责任却会随着孩子长大而不断发生变化,当爱始终和责任捆绑在一起时,高浓度的爱无法匹配逐渐弱化的责任,由此产生的行为可能会非常不恰当,无法适应孩子的需求。

当不恰当的行为使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并长年不断累积,孩子逐渐会怨恨父母。然而,关键的是,如果仅仅是怨恨,孩子的应对方式可能只是离开家庭,可孩子对于父母的爱和忠诚是本能,会使孩子对自己的怨恨以及由怨恨引发的行为产生负罪感。孩子可能会觉得矛盾,一方面,父母抚养孩子长大,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有温馨的时光,孩子的依恋和爱始终存在;另一方面,父母的不恰当行为又让孩子愤怒不已。于是,一念深爱,一念仇恨,又夹杂着负罪感、被需要感,种种矛盾心理的撕扯,让孩子痛苦之余,也难以果断地做出恰当的反应。

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到的“情感隔离”概念,说的就是那些情感卷入较深的孩子,为了寻求独立,可能会尝试各种策略来抗拒原生家庭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离家万里,或者拒绝和父母交流,但事实上,这并非真正的分化,内心的情感冲突依然存在,这只是成熟的假相而已。

如此说来,难道原生家庭真的是无法摆脱的魔咒吗?当然不是。有三个关键词,也许是破解“魔咒”的有力武器。

一是情境。不同的情境,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果说原生家庭是一个情境,我们日常所处的绝不止这一个。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境里切换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模式和情感,也意味着我们有很多机会观察、学习别人是如何处理与经营人际关系的。

二是模式。家庭关系、模式的形成与变更,父母并不是唯一的主导。所谓关系,包含着互动的特质,即一个人的变化,会自然而然带动别人的变化。当我们意识到在家庭中的僵化模式时,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个微小的改变,然后看看这个改变带来了什么。当模式发生改变的时候,整个家庭都会有新的体验。

三是弹性。人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弹性,能够帮助我们适应环境的压力及变化。正因心理弹性的存在,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可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严重,那么,恢复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困难。

自我分化,是成长过程中的人生任务,也许会很容易,也许会很困难,当我们对自己、对父母、对家庭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分开爱与责任时,也许就是变化的开始。

当孩子知道有一部分变化的自主权、选择权永远是在自己手里,也就不会将导致家庭模式僵化、延续的责任全部推给父母,而尝试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写给大四的焦虑和恐慌
写给大四的焦虑和
昨天有个同学来找我,谈毕业选择的事情。谈完以后她突然过来拥抱了我一下。为此我…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