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成长 > 存在主义 > 文章内容

《审判》:以习惯来自我摧残

http://www.psy8.cn2011-12-30 09:51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么罪名时,所有的人,全都回避着,隐讳着,神秘着,莫测高深着。

卡夫卡出版于1925年的另一部小说《审判》一样有类似的特点。《审判》是说一个人在某年某日的某一天,突然被控诉有罪,他必须于每周日去接受审判,平日则过着例行的生活。审判地点的破败、吵杂与人际间的荒谬,与平日生活的舒适完全格格不入。最令他痛苦的,是他根本不知自己的罪为何。他发现他周遭的人都知道他有罪,知道他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么罪名时,在接受审判,但是每当他要问及到底自己是什么罪名时,所有的人,包括他的父亲、同事,全都回避着,隐讳着,神秘着,莫测高深着。他在不知何罪的痛苦中,疏离了他与周遭的人,也疏离了他日常的生活与审判的周日,疏离了平日生活的规则与审判日的荒谬。最后他终于莫名其妙地被好像完全与审判无关地杀死在路上,罪名是「像条狗」。

这故事一样需要哲学性的解读。它呈现疏离与荒谬,有人解读成独裁政权,也有人解读成基督教信仰下所灌输给人不当的、神经质的罪意识,或是物化社会之人成为「非人」。

卡夫卡说:「存在其实是『丧尽内容的』和『不确定』的,并因而是『不可说出的』,尽管如此,人却无时无刻地趋向它。」在卡夫卡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必须忍耐一切,以至于对一切荒谬形成习惯的态度,人的存在才能达到自由。

卡夫卡这种看法其实相当「自我摧残」。较之于卡谬,则卡谬倾向反击。他反击的方法是以荒谬回应荒谬。这个观点明显见之于卡谬1942年出版的《异乡人》。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卡夫卡看来,世界是荒谬的,人必须忍耐一切,以至于对一切荒谬形成习惯的态度,人的存在才能达到自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
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