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心理
大学生渴望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不仅是一种求得他人认可的心理需求,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做事的成与败,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常见的交往障碍心理有以下几类:自我为中心型,这类学生处事常以自己的目的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想法,还固执己见,惟我独尊,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多疑型,与人交往时有所怀疑和顾虑是正常之举,但是,防备心过重,怀疑一切,这就是多疑了,多疑不但不能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挫伤别人的感情;自卑型,一个人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以后,不仅会严重阻碍其交往活动,使人性格孤僻,而且还会抑制人的自信心发展,抑制人的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挖掘。那么,学会自我反省与自我调节,将会对解除交往心理障碍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心灵俱乐部”成立的重要意义
“心灵俱乐部”的成立是以“责任、奉献、专业、有效”为宗旨,结合学生实际,使“心灵俱乐部”更好的扎根于学生当中,并且服务于学生,在班级配备2-3名心理委员成立的一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社团组织,以有效地解决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的,狠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营造关心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我们将以“心灵俱乐部”这个平台,开展多场心理咨询活动,为同学们排忧解难,缓解同学们的心理压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引起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宣传和普及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理念,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回归理想主义教育,大力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三、积极发挥“心灵俱乐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并探索其有效途径
(一)普及心理知识,讲求广泛性
“心灵俱乐部”以“普及心理知识,讲求广泛性”为理念,以“关注心理健康,放飞绿色心情”为主题,举办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讲座、“心灵交流”——心理沙龙、“心心相映”——谈影像中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传递心灵火炬”为奥运加油活动、“构筑团队信任,共建和谐校园”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谐校园,阳光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最优班级体评比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学院刊物、宣传橱窗等宣传媒介,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解决传统受教育和咨询对象的戒备心理。
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通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潜能的开发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鼓舞他们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心理品质,优化人格素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增强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发人体心理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贴近思想实际,讲求针对性
“心灵俱乐部”以“贴近思想实际,讲求针对性”为理念,邀请了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老师对辅导员、俱乐部骨干、心理健康委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科学分析四个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不同心理气质,使受训学员准确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正确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以及各项活动。此外,组织受训学员认真学习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积极预防学生因心理疾病而造成伤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