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基础 > 心理基础 > 文章内容

音乐与心理的千丝万缕

http://www.psy8.cn2012-03-31 14:42爱乐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去掉道德色彩,谎言和艺术有不小的关系--两者都有小心的构建,都是能量的聚积,都是生命的漩涡,有刻意的取舍。

散步中的贝多芬

有一次看一个小说名著的电视讲座,有一讲说到普鲁斯特的《追忆失去的时光》。老师说到书中一个说谎的细节,而这个说谎表达了一种"创造性的能量",哈哈,这其实跟我一贯的观察相符:你看人表达事物的方式,能推测出他在其中注入的能量。人不会在不在乎的事情上说谎、掩饰,所以说谎、情绪发作之类的事情,往往如同漩涡的中心,是人的"自我"和"存在"的表达。你看人怒斥什么、倾诉什么、反对什么,都表明那件事此刻是他生命的焦点,让他深深卷进去,不能自拔。

其实,去掉道德色彩,谎言和艺术有不小的关系--两者都有小心的构建,都是能量的聚积,都是生命的漩涡,有刻意的取舍。就拿音乐来说,我们揣摩作曲家原意的时候,往往追随的"匠心",也正是作曲家凝神之处,往往稍稍违反本能和套路。古钢琴家比尔森(MalcolmBilson)在讲座《怎样读谱》中提出几点理解作曲家原意的准则,比如突出高音,突出不和谐音等等。总之,音乐的河流突然改道的时候,是应该被强调的。这一点,对早期音乐和当代音乐,都一样适用。而因为对"本真演奏"一直有点好奇,我看了这个片子,就很留意这个话题:我们到底怎样追求本真?我猜,在音乐和任何历史、考古研究甚至翻译中,都有类似的规律:如果面对一个当事人,要留心他的习惯,还要留心他"打破习惯"之处,除此之外,还要留心什么是"他的习惯",什么是"大家的习惯"。艺术创造中,那些表达心血之处,往往是打破习惯的点睛之笔,当然,对整体作品而言,不可能处处都打破习惯,而要在主体范围内依靠大家的习惯建构可期待的铺垫和背景,那那些闪亮之处,也许以喧哗的姿态,也许以悄寂的方式,成就艺术。

比如,读多了巴赫的管风琴作品,我就感到,和同类的作品相比,巴赫的作品对演奏者而言的难处,不仅仅是复杂,还包括许许多多的陷阱,那些深藏于普通形式之下的起伏,随时都出人意料,逼人出错,比如几条声部的对抗、微微扭曲和升降变化等等,绊脚石般埋在音阶之中--他永远在你意料之外。所以,这些听上去雄健宽阔的作品,在细处同样充盈着生命,好比奔涌的血流营养着毛发,不肯苟且。这些作品是演奏者的噩梦,也是作曲家不朽的依托。类似的例子,在浪漫派作曲家中更多了,虽然他们不那么疯狂地写对位,但起码肖邦的无数小品都倾诉了这样的"生命存在",比如双手节奏相错,和声若即若离地对答旋律;舒曼则可能逐一撤掉和弦中的声音,画出空白,坠入冷寂。音乐之能量,就释放于听者的习惯被"拉抻"的瞬间。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例子。有一天我去听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格拉夫(HansGraf)客座指挥本地乐团。他在音乐会之前的讲话,是我有史以来听到的最有启发的音乐介绍。他说你们觉得舒伯特最痛苦的是什么地方?别的听众大概跟我一样,当时想到的就是贫困,疾病,没有被承认,作品没法演出等等,但格拉夫说,舒伯特心头的长久重压,是天主教的威势。舒伯特在天主教教堂长大,极有宗教感,同时又深恨教堂的权威,自少年起就有叛逆之心,所以终生内心挣扎不宁。他虽然自青少年时代就写弥撒曲,但从来没有过海顿、贝多芬那样深挚、发自内心的宗教感。格拉夫还说,很多作曲家,比如莫扎特、贝多芬,都不是为自己写作的,作品中的情绪和本人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这一点笔者极其同意。平常读到关于任何莫扎特的资料,只要看到作者企图用莫扎特的人生挫折来解释他的音乐,我往往立刻弃之不读。莫扎特的个人生活和音乐的完全分离,是音乐学者的基本共识,也是我自己的体认,以他的生活来机械对应音乐,常属焚琴煮鹤之举,一无所获。而贝多芬的音乐和生活并不完全分离,但他的音乐有着普世的诉求,并非私人心理记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心理进化?
心理变态是优越的
谁是心理变态?我们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想象成变态杀手。但专家们说,心理变态的人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