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对父母和幼小婴儿自发的帮助,相对于与其他同龄孩子分享玩具或与他们合作游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况。事实上,在这个年龄阶段,当另一个孩子试图用他的东西,并跟在他后面猛地抢走他的东西时,他还是会愤怒地哭喊:“那是我的!”或者他会用玩具打那个孩子或咬他。
两岁的孩子喜欢看其他孩子玩并且模仿他们,有时这被称为平行游戏,但是这不能与合作游戏和分享相混淆。
怎样帮助孩子成为给予者?
不言而喻,孩子们从出生到成年需要一直感觉到是被疼爱的,父母的爱不仅仅是拥抱和亲昵耳语。父母的爱要满足孩子合乎情理的需要:亲密接触,赞赏他们的成绩,当他们身心受伤的时候给予抚慰。父母还应该知道,弟弟或妹妹的降生会让他们嫉妒,要怀着理解之情和他们谈一谈这种复杂的感情。
父母的爱也包括当孩子长大遇到麻烦或是损害了别人的财物时,要理智地控制形势。但是控制并不一定意味着惩罚或让孩子厌烦,而是坚定而通情达理地理解他们。
我认为最有用的培养慷慨的方法,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年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助人和给予的行为特点。
当1岁的孩子把玩具递到你手上,可看起来却是似递非递时,你应该微笑着并说三遍:“谢谢你!”但是不要试图把玩具从他手里拿走,那会激起他的占有欲。
当两岁的孩子希望帮你把餐具摆上桌子,你要表示欢迎,不要对他或对你自己说,你自己做会更快,那不重要,让孩子帮助你也是帮助他们自己,对他们来说是令人激动的时刻(当然,只要没有危险)。如果此时你拒绝他们的帮忙,等到他们动作更为熟练时,他们帮忙的激情就已经过去了,你会不得不劝说他们或者要求他们去帮忙,而这将不再是一件对他们有吸引力的事了。要对孩子做得好的事情表示感谢,对于有朝一日他们能承担更复杂的任务保持一份期待,比如,把盘子放在桌子上。
不要劝两岁的孩子和别人分享他们的玩具,他们这个时期的占有欲太强,很难接受这种做法。当别的孩子看到或者拿起他们的玩具时,他们可能已经怀疑别的孩子想要得到他们的玩具,如果父母强迫他们分享时,他们甚至会觉得每个人都要来抢他们的东西,这只会让他们的独占欲比原来更强。
当孩子进入3~5岁阶段时,他们会变得友善,他们喜欢其他伙伴的参与,更愿意合作游戏,他们一起搭积木,或是一起过家家,或者扮演医生和病人,或者假装公交车上的司机和乘客,或者轮流推拉儿童车和坐在车上。要帮助他们从“自我”过渡到与人分享,父母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到合作游戏当中来示范其中的乐趣。这个建议对于3岁孩子比对两岁孩子更为适用,这个时候要通过发自内心地、诚挚地表达感谢、提出建议来鼓励孩子们,更广泛地、更有规律地参与到家务劳动和庭院工作中来。
当你和孩子一起劳动时,把它当做类似于愉快聊天的休闲时间,就像你和一个成年朋友所做的那样。
如果孩子某一天忘了帮忙,要克制住你责备他的冲动,你可以提醒他曾帮助你做了多少事,而今天你是多么需要他的帮助。如果这样不管用,那你就再多一点点坚持,切莫生气。别忘了,在日托中心老师们也整天要求孩子们回家帮忙做家务。所以稍微等一下,他会想起老师的教导,过来帮一把的。
6岁以后,孩子们的兴趣从热衷于玩“过家家”、玩“结婚和照料孩子”的游戏中转移,他们现在的兴趣是科学、自然、学校生活、个人爱好。他们不再把自己和父母视为一体,而是在语言、服装、餐桌礼仪和所有物方面模仿他们的同龄人,他们关注怎样在学习和社团中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