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儿童心理 > 文章内容

爸爸去哪告诉你:家长是否应介入孩子间的矛盾

http://www.psy8.cn2013-11-18 11:00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正是他们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如果孩子们之间始终都能和谐相处,没有任何矛盾冲突,那反而缺少了这种锻炼的机会。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有时孩子间没想那么多,但家长如果还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伤口扒开,展示给大家看,其实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之间的矛盾,难道真能坐视不管吗?笔者接下来与您探讨,什么时候要管,怎么管?

孩子间的矛盾也许是非常正常的

对于3岁前的宝贝来说,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又缺乏正确沟通的经验,小伙伴一起玩耍,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打人、推人对宝贝来说不仅仅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条件反射,更是他们游戏的一部分。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这时孩子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不能认同和接纳别人的意见。这样,在孩子相互交往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误解,产生矛盾,甚至发生争吵和打斗。

幼儿园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攻击性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在家长普遍都怕自己孩子吃亏,再加上孩子缺少约束,一边放纵一边默许,导致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有攻击性;二是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亲昵中会有一些或者掐的行为,会给孩子一些误导,认为那样做是喜欢,于是有的孩子喜欢别的小朋友也会用掐一下或者打一下的方式来表达,可正因为孩子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下手掌握不好火候,有时候就会造成伤害。

幼儿之间的争吵和纠纷,正是他们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如果孩子们之间始终都能和谐相处,没有任何矛盾冲突,那反而缺少了这种锻炼的机会。

听听孩子怎么说?

董欢(男,六年级):我们都是大人了,自己的事自己可以解决。我们打打闹闹最多也就是闹翻了,一个游戏就能把我们又团结起来。家长介入只会让我们觉得尴尬,就算是和好了也不会像从前那么好。如果同学间的矛盾闹大了,我们解决不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介入。

张静如(女,四年级):我不喜欢家长出面帮我们解决问题。一次,一个同学的家长问我和她孩子有矛盾的事,我愣了一下。这其实是个小误会,但家长来问,我就觉得特别别扭。

董莹(女,五年级):小事和小摩擦,一般我们都能自己解决;如果是不小心伤到同学的,就应该赶快让家长们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的一些好朋友,她们也不愿意把矛盾告诉家长,因为家长总会讲一些大道理,还不如自己解决。

昌思思(女,三年级):我和同学之间很少发生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也能自己去解决。这些事我不想让家长和老师知道,不然他们会觉得我们不是好孩子。

所以,家长要介入吗?

孩子有他们自己相处的游戏“规则”,他们的“规则”也许是我们成人无法理解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用他们自己的行为、语言,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对方“谈判”,来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成人常常发现,有些幼儿一分钟前是“敌人”,一分钟后又成了游戏伙伴。孩子一般不会像成人那样因为利益冲突而长久地记恨对方。在玩耍中,孩子的最大利益就是追求玩得开心、尽兴和获得成功。

不介入的好处:

锻炼情商:如果他吃了亏,但是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另外一种心情继续投入游戏,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谁说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特质呢?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即便宝贝吃亏了,因此心情不好而哭闹,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他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粹,这也是培养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纷争处理能力: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孩子会逐步适应纷争。

更管用的教育:每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孩子亲身体验到行为的后果,明白其危害,便容易不再重犯,比单纯的说教或直接的斥责更管用。

介入的后果:

李艳丽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前几天女儿在学校玩耍时,一转身将后面一个男同学的鼻子撞出血了,“老师赶紧给处理了,我女儿也帮忙拿纸。”

李艳丽说,老师当时给男孩儿家长打电话解释了一下,由于没有大问题,就没给李艳丽家打电话,而李艳丽也不知道这事儿。

隔了两天,李艳丽家人去接孩子放学,对方的姥姥来找了,“跟老师还有我们当着孩子的面嚷起来了,意思是我们没道歉,还把孩子出鼻血时弄脏的衣服给拿来了。”

李艳丽后来跟对方道了歉,帮对方把衣服洗了,这事儿才算了结。不过,由于这件事儿,那个男孩儿一直没跟李艳丽女儿说话。

“本来他挺喜欢我女儿,总跟我女儿玩,现在因为这事儿,离我女儿远远的,而我女儿也没跟他说话,毕竟那天吵架时,把我女儿也吓坏了。”这事儿过后,李艳丽自己也反思,其实孩子磕磕碰碰的事儿太多了,是不是大家对孩子的保护过度了呢?

好友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但能够维持冲突之后的友好,才是孩子们的本事。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

有的时候两个孩子闹了别扭,在老师的处理下就平息了,其实孩子间没想那么多,自愈的能力也很强,小伤小痛不算什么,说不定家长之间还在纠缠不清时,孩子自己已经和好如初了。

但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还非要辩个是非曲直,就等于是把伤口扒开,里里外外探个清楚,还要展示给其他人看,让其他人来评判,且不说评判是否公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再次伤害。

另外,大人一旦出面,事情就升级了,矛盾的双方由孩子扩大到家长,涉及的利害关系越来越大,自保的本能就会让双方偏离事实本身,很难有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充分的思考,结果陷于情绪化之中,简单的事情也弄得复杂。大人对事情的处理方式,孩子们真心看不懂,只是觉得很可怕,最后弄得两个孩子之间有了隔阂。

再者,就算这一次家长为孩子讨回了公道,那下次呢?家长的介入可以解决一两次具体的矛盾,却改变不了孩子在群体中的处境。一个群体的结构是长期形成的,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作用,外力很难去撬动它。孩子们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的介入,意味孩子“不顺服”、“搬救兵”,这反而加剧了孩子之间的对抗,父母一离开,孩子更难处。

因此,家长的介入应该主要在私下进行,最好不要将事情公开化,让孩子处于矛盾的焦点。大家的关注也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会让矛盾双方都情绪失常。家长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之后,和孩子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教给他解决的方法,然后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一次有益的经验。

如果宝贝之间一发生冲突,家长就去干涉,就会剥夺他们自己探索的权力,并且会让他们对家长产生依赖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将来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是寻求父母的帮助。所以如果洋洋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我不会管,我会让他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不介入真的可以放心吗?

“其实孩子间没想那么多,过两天就好了,而且这些小问题最好让孩子自己解决。”董老师举了一个自己学生的例子,因为喜欢一件东西,两个女孩儿抢了起来,矮个的把高个的掐了,高个的把矮个的推倒了,当时两个小孩儿生气不再一起玩儿了。当天放学董老师在双方家长接孩子的时候把事情说了,双方家长也都表示“没事儿”。

“两个小女孩儿过3天就还是一起玩儿,一起欢笑。”董老师过了很长时间才向其中一个女孩儿打听和好的原因,高个女孩儿说,“我说对不起了,我们是好朋友。”

董老师说,要相信孩子有处理这种问题的能力,家长站在背后就可以了。

孩子 矛盾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家长介入?

1. 孩子主动开口寻求帮助的时候

“家长要判断,孩子是不是真的受欺负了,因为有些家长喜欢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人欺负你没?这样会造成孩子没被欺负也跟家长说自己挨欺负了。”金老师说,如果是家长没有询问,孩子主动说出自己在学校被欺负了,那么家长要留意些。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自己觉得受伤比较大(不管是心灵的还是肉体的),老师都会主动跟双方家长沟通,如果是老师疏忽了,没有沟通到,家长也可以主动找老师沟通下,相信老师不会因为这种事儿就对家长或者孩子有看法。

2. 孩子和同学长期不和的时候

假如孩子总是说自己被欺负了,问他/她的时候总说担心和同学处不好,或者关系不好很难过,那么家长应该要引起重视了。

3. 某些类型的冲突反复发生的时候

当询问孩子具体细节的时候,发现反反复复总是差不多的冲突,那么再说这些都是偶然的冲突,就有点说不过去,应该存在一些问题。

4. 有危险的时候,或者带伤回来的时候

如果看到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到暴力,如打、咬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家长就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但是,也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安慰受伤的孩子。

当孩子带伤回来,那么过问一下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何处理,追究到什么程度,应该在家和孩子商量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5. 孩子总是愁眉苦脸

孩子愁眉苦脸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被老师批评了,成绩不理想了,和同学发生矛盾了,都有可能。

可以委婉地和孩子沟通一下,“你最近总是愁眉苦脸,妈妈/爸爸很担心,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跟妈妈/爸爸说哦~”不强迫孩子说,允许孩子保留自己的秘密,但也表达了一种倾听的愿望,孩子会感受到你的尊重,也体会到你的关心。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孩子和同学间的矛盾,对亲子关系也是很有好处的哦~

介入时,家长不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

1. 相互指责对方孩子

反而把矛盾激化了。这样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且家长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

2. 替孩子向对方道歉

这样的家长大多是很谦让和通情达理的,却不知这样的“谦让”意味着放弃了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良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混淆孩子的是非感。

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要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然后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并告诉他:“你踢了小东,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然后道歉的事,让孩子自己来做,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3. 教孩子还手

首先,万一遇到更厉害的孩子,更大的孩子,那么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另外,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孩子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家长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对别人的家长、孩子动手。

4. 教孩子躲开

首先,这种方式对于小孩儿来说有可能反应不过来。

另外,当自己孩子被欺负时,逃避不是办法。经常有些家长对孩子说:“咱惹不起躲得起。”但这并不是很好的办法,时间长了,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退缩性人格,甚至会变得孤僻、冷漠、焦虑。

两个孩子发生冲突,首先不能当着弱的孩子去批评那个强的。因为越批评强的孩子,弱的孩子就会显得越弱。要让那个强的先到一边去,这会引起他的怜悯心,让他去怜悯这个弱的孩子。只要他产生这种怜悯心,就可以让他道歉后离开。然后我们再跟弱的孩子研究怎么对付这个强的。问问他,你是怎么被打的,他为什么要打你,然后研究下次他再打你时,我们该怎么对付他。

5. 总问孩子是否被欺负

家长总去询问孩子是否在学校挨欺负了,这不光对孩子眼下会形成误导,对孩子长远的心理发展也不利。

总之,假如真的要介入,家长决不能一边倒,一定要理性分析,控制情绪,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心平气和地去解决。要有一种呵护的心态,不仅对自己的孩子,也对别人的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在家长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在一边看着,也是学习,父母假如能够理智、有策略地处理问题,孩子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实例:不用偏袒任何一方,重新定规则就解决了问题

一天傍晚,余妈妈带着6岁的余葭到小区里玩。妈妈在一边站着,葭葭自己到一旁找小朋友玩去了。不一会儿,葭葭就和一个小男孩在滑梯旁玩起了滑滑梯。可是小男孩因为想连着滑两次而不和葭葭轮流滑,葭葭就和他吵了起来。

开始余妈妈也没注意,但是两个孩子越吵越厉害,甚至拉扯着厮打起来。余妈妈一看,赶紧走过去制止了争吵,并要求他们重新订规矩,不能动手打架。

葭葭见妈妈并没有偏向自己,就哭了起来,说妈妈向着别人。妈妈和蔼地对葭葭说:“妈妈知道你有委屈,不过你们是好朋友,有矛盾要慢慢商量,打架是不对的。”然后又转向小男孩说:“大家事先约定好的,就应该按照约定玩游戏,对不对?男子汉更应该说话算数啊。”小男孩低着头不吭声了。

很快,两个孩子就开始讲条件了,并很快又玩到了一起。

有些家长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家长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虽然这些行为可能都是出于好心,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时,家长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了这场冲突。

孩子 矛盾

学生:受家长处事态度影响

董欢(男,六年级):我们同学间有了矛盾,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好像会受爸妈的影响。那些人缘好的同学,爸妈人都好好。

张静如(女,四年级):我爸爸平时总是跟我说,要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如果有了误解就应该向同学问清原因,然后主动与他和好。我爸妈很少发生矛盾,我也想像他们那样,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董莹(女,五年级):我在班上有很多的朋友,我想这都是我比较“马虎”,不太计较小事赢来的。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我会先伸出和好的手。

家长:应该通过引导教育孩子

董欢的爸爸:孩子和同学间有了矛盾,我愿意先向孩子了解情况。就算是孩子有理,我也会想办法把孩子的火气压下去。如果一味向着自己的孩子说话,只会助长他的愤怒。有了人撑腰,孩子很可能做出不冷静的举动,这样无形当中教唆孩子“得理不饶人”,甚至以“武力”解决问题,不利于孩子将来的为人处事。

张静如的爸爸:我的一个朋友经历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孩子在校玩沙包时被一个同学打伤了眼睛,伤人孩子的家长马上赶到学校,主动送受伤孩子去医院检查,并提出赔偿。朋友一看,立即提出不要赔偿,理由是孩子不是故意的,而且不想这件事影响两个孩子的关系。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讲道理、宽容待人,对孩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昌思思的爸爸:现在社会上的风气不太好,一些人崇尚动手解决问题。影视剧中也常出现武力解决问题的场面,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不好。我看报上经常有大中学生以武力解决人际关系矛盾的新闻,我想改善大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三位爸爸的态度,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作为父母,要尽量地引导孩子宽容待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为他们将来与人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防冲突,家长可以做的还有帮助孩子练习应对技巧

1. 游戏扮演:

通过游戏,父母可以让宝贝以更安全的方式习得处理冲突的经验。

如果宝贝在冲突中表现得过于软弱、过于不知所措或者表现得过于霸道,过于激烈,父母可以在家创设一些类似情景的游戏,让宝贝在游戏中习得处理类似冲突的经验。时间长了,宝贝就会明白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不同的冲突。

对于软弱的表现,比如可以这样引导:如果他再打你,你就抓住他的手,喊老师来帮忙;如果太强了你打不过,可以推着他的肩膀把他推倒赶快跑。在对方很强,对孩子有很大威胁时,应该教他这样判断:保护生命是第一位的,拔腿跑也是很好的。

2. 规则内化:

让孩子在范例模仿中解决纠纷。

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帮助孩子解决冲突的时候,提供具体的指导让孩子去模仿,是符合孩子思维特点的。有的孩子已经能分辨是非,但是不知道具体该怎样做。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练习,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内化交往规则。

让孩子了解交友的规则

孩子虽小,也知道怎样是对自己好、怎样是对自己不好。父母应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对人有礼貌”的概念,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以免在交往中“碰壁”。

见到认识的小朋友应主动打招呼;想加入小朋友的游戏或谈话中要先说:“对不起,请打断一下……”以示对人家的尊重;做什么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所以要依次进行。这样的孩子才会有人缘。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知道商量,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动;玩别人的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才能玩。孩子都愿意当赢家,但有赢就有输。让孩子明白: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耍赖;平和地对待输赢,赢了不骄傲,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朋友;输了找到原因,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不可嫉妒别人。

不愿意和小朋友玩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多半是因为终日不接触小伙伴或像毛毛那样交友单一。这些孩子和小伙伴相处时,不太容易和别人建立愉快的个人关系。这并不能表明他们不需要朋友,而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交友,也不明白,友情是需要双向交流的。

所以,父母应多营造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环境,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吃点亏、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交往的经验是不可能百分百愉快的,但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学习,孩子之间相处的疑难杂症最能促使心智成熟。这一点父母心里先要承受得了。

3岁以前,多带孩子到小朋友聚集的地方,如小区的花园、公园或游乐场,或有同龄孩子的亲友、邻居、同事家去做客,鼓励、指导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3岁以后,帮助孩子设计一些活动,如让他每周和其他孩子玩几次;也可定期请几个小伙伴到自己家里来,这时家长要表示欢迎,并主动拿出孩子的图书、玩具,引导他们一起游戏和活动,为孩子打下交友的基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总对孩子说“不”,压制创造力
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