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国荣认为,与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起来,个人对结婚的态度更重要。他说:“我是1988年结的婚,一共只花了360元,其中父亲给了50元。请了两桌酒席,两边的父母、亲戚各一桌就简单办了。现在却经常看到有人以‘酒喝得好不好’、‘场面大不大’来衡量一个婚礼是不是成功。婚庆公司的主持也大多说一些无聊、雷同的话,份子钱你送给我、我还给你,更是一件无意义的事。”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八成五的受访者认为,“结婚成本高低对婚姻的幸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高达40%的受访者表示,“结婚成本低,以后的日子比较艰苦,总会因为钱而吵架,幸福感会比较差。”
“结婚成本是谁规定的?是你的心在规定。”王国荣指出,导致结婚成本高的心理原因,一是对物质的贪求,其根源在于精神追求少。精神是最有个性、不能复制的,而物质则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众多豪华婚礼看上去都一样。二是攀比和从众。“不能比别人差”、“不能让人看笑话”的心态导致中国人结婚是给别人看的,目的是炫耀财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认为,时代所带来的浮躁感、虚荣心膨胀,导致人们把婚礼看得过于重要,却不考虑长远的婚姻生活该如何实实在在地过。
此外,夏学銮指出,家长之间的攀比有时甚于子女,用子女婚礼来做人情交易司空见惯。王国荣也提出,中国父母大多为支配型父母,对子女婚姻过度介入和操纵,导致子女不能自主、压力过大。而年轻人则大多不独立,有些儿女甚至有这样的想法:靠买房、结婚这样的大事从父母那里捞一把,不然就没机会了。这些因素加起来,导致结婚成本水涨船高。
摆脱父母的支配和别人的目光,做出独立的判断,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受群体意识的干扰,才能真正从结婚的沉重负担里跳出来。王国荣说,一个人精神越强大,物质追求就越简单。所谓“沙发床上有痛苦,茅草屋里有浪漫”,幸福来自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当父母强迫你举办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婚礼时,可以用“与其把钱花在这上面,不如存下来孝敬您二老”,或者“我们的婚礼可能不如别人的豪华,但婚姻生活却会比别人幸福”等来回答。到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举办一个个性化婚礼,与陌生的人分享自己的快乐,躲开世俗的干扰,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至于买房所带来的结婚负担,王国荣说,有个著名的哲理问题,是问矿井里最珍贵的是什么?很多人回答是矿石。其实不对,应该是矿工。如果套用到结婚上,可以说新房子里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房产证和家具,而是爱情。婚礼、新房只是一个起点,爱情却会伴随整个婚姻过程,维系着婚姻的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