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四的焦虑和
昨天有个同学来找我,谈毕业选择的事情。谈完以后她突然过来拥抱了我一下。为此我…
90后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就一直备受呵护、疼爱、关注,长此以往形成了习惯,孩子习惯成为他人的焦点,但在社会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每一个孩子不可能都成为他人的关注点。这样孩子进入社会就会觉得失落,形成压力,受到挫折,从而采取偏激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并不等于失败
孩子的这种心理跟从小的家庭环境有关系,在家里什么都有,家长想方设法满足孩子,但孩子到了社会或大学里就可能得不到。名牌大学的学生,从小到大经常拿第一,到大学也想第一。大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很多人都很优秀,这时候没有拿第一是很正常的,但孩子反而不习惯了。这些孩子都没有经历过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家庭教育出现误区,父母从小要求孩子就要第一,让孩子变得喜欢争第一,凡事要第一,没有第一就哭就闹。小时候,在家里会让着孩子,但长大后在社会上,人家就不会让了。
其实家庭教育不要一直强调第一,而是要告诉孩子做不了第一并不是失败,教孩子学会做第二,并教孩子怎么去应对失败。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差,很关键一点是没有学会自我调整,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