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需要我们把高考看成一种挑战,一种机会,而不是如临大敌,更不是倒霉的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就ok了;我们应关注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次考试也许对你很重要,但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这一条,记住条条大路通罗马,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经济社会里,学着把高考看成一次普通的考试吧。
对策2:积极的自我暗示
互动环节——上肢悬浮实验:舒服的坐着,双手手臂平举,想象左手绑着气球,越来越轻,右手绑着石头,越来越沉。(学生来回答两只手的距离为什么会变大)
引出暗示的作用,如何用于学习实践中调节压力?
1、语言暗示。
拳王阿里自我暗示的故事
阿里每次比赛前,都会对着镜头喊:“我是最棒的,我是不可战胜的,我是冠军!”他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中越战越勇,直至夺得美国乃至世界的拳击冠军。
每天起床时对着镜子微笑,并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考得好”、“我绝对有能力考好”; “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2、行动暗示。准备一张闪光卡,自己先冷静回顾自己的优点,再向家人、老师,熟悉自己的朋友收集优点。每天完成一个小小练习:将闪光卡放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起床后和睡觉前都大声朗读一次,心里还要默念数次,念时要面带微笑,字正腔圆。(请同学示范)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些优点在你身上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而且会不断发现自己又有了新的优点,这种良性循环将会让你想不自信都难。
自我期望过高
一位同学告诉我,她现在是年级第500名,如果每次月考前进100名的话,高考就可以进入前100名了,不难看出这位同学已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了,但名次的进步不是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你努力别人也一直在努力,所以不符合实际的目标,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还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这样的同学几经“冲锋”无效非常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
对策:确立合理的目标
1、理智地面对自己的实际水平,订立科学的阶段目标。
期望值过高,经过努力达不到,会挫伤信心;期望值过低,调动不了积极性。考生之间不要相互攀比,特别是与成绩好的学生。人家定个北大,自己就要定个清华,这样只会使自己越发紧张。
目标的订立不仅使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更要起到帮助我们坚强信心的作用。因此目标不宜太高,期望值要适当。合理的目标应该是稍稍跳一下就够得着的目标,力所能及。建议目标的确立最好和家人、老师一起协商。
2、目标分解
进入高三,大家就大的愿望就是考进自己向往的大学,但是,考进大学对处于高三门槛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远期的目标,我们这时可以按时间或任务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目标越小也就越明确,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明确了目标,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我们离远期的目标就近了一步。当然,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必须是经过自己一番努力能够达到的,这对激发好胜心,增强自信是很重要的。
自信不足,给自己拼命施压
【互动环节——举胖子】
四位同学仅用食指将一个同学从椅子上抬起,悬空三分钟。(请学生谈感想)
引导:1、凡事皆有可能,坚持尝试
2、暂时的失败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对策:学习方法
【学牛反刍,善于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