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八
一位公众人物因为某种个人天性的问题来找我,为了保密的缘故,他没有告诉我他的真名。当我请艾瑞克森督导这个案子,他坚持我要问他的真名,他说:“潜意识一旦瞒了你一件事情,它就会瞒你其他的事。”
例九
早期有一次我到凤凰城拜访艾瑞克森,他要我去看他的一名病人,我很高兴他对我有这么大的信心。在看过这个年轻人之后,我详细地组织我的印象,准备好要和艾瑞克森讨论这个病人。当他问我这个病人的情况时,我立刻在这个男人的心理动力层面上大放厥词。他突然打断我,问我这个病人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我顿时哑口无言。他说这病人所有想要的只是一个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的大哥哥。
艾瑞克森相信理论架构是波卡斯特床( Procrusteanbed),会限制治疗师。每一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唯有在策略性运用的范畴,动力理论才具有价值。
例十
有一次,一位多年前棘手的边缘型人格病人不断打电话骚扰我,我问艾瑞克森的意见,他建议我应该告诉这位病人:“下次你打电话来,请挑我不在的时候再打!”
艾瑞克森的意思是要我态度坚决地正视这个病人,但不是粗鲁无礼。我没有遵照他的建议作,因为我想不到一种不带讥讽意味的说法。然而,当我另一位病人有相同情况时,我用了类似的技巧。
例十一
我告诉艾瑞克森,有一位患有皮肤炎的病人夜里睡觉时会抓患部,严重到影响他和太太的作息。艾瑞克森建议这个男人在睡前用胶带把手指一根一根包起来。我说这个问题是多年旧疾,他回答:“告诉他胶带多准备一点。”
这种善意的折磨成效卓着。这又是一次透过资深老医生的常识性建议,让治疗大有成效的例子。
例十二
我问过艾瑞克森一个案例,其中父亲可能会戕害他年轻的孩子。太太并不打算离开丈夫,但她似乎也无法有效防止可能的伤害。艾瑞克森告诉我一个他之前运用相当成功的方法,他会告诉父亲在孩子成为青少年之前,不要期待自己能了解孩子,也不要期待彼此能真正的沟通;在那之前,孩子的教养实际上是他太太的工作。他告诉我这会让这个父亲对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当孩子变成青少年时,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格成长,可以维持足够的距离。
中国心理培训小结:每一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一无二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