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成长 > 案例督导 > 文章内容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短程治疗 (2)

http://www.psy8.cn2012-03-28 16:49中国心理培训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接下来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但很快又转入到一种僵持状态,患者一方面说对自己行为背后的潜意识意义有了一些理解,感到轻松了许多,但另一方面仍觉得情绪波动很大,不知该怎么办?另外,他对治疗师没有接受母亲的红包感到疑虑,问治疗师“为什么肯帮助他?”此时,我体验到了患者移情的摇摆性,即是在治疗师身上投注了正负两种矛盾情感.此期的工作是利用患者对治疗师的信赖进而帮助患者修通早年经历对心理发育的影响,以及理解内心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症状和现实生活境遇之间的关系。治疗师一方面让患者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像跑一样地成长?15岁就与女孩子建立性关系,而且一个不够,还需要三个?为什么要不停地调换工作?”另一方面指出患者人格结构中的问题,以及家庭(特别是父亲)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通过不断地修通,患者终于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变得可以和我讨论,提出反对意见,还知道了榜样的作用和力量,开始能面对逃离部队这个现实。治疗结束前,患者已作出了返回部队的决定。

4.讨论

精神分析又称为深层心理学或心理动力学,而心理动力学更是精神分析发生发展更广泛意义上的涵盖,是探索精神世界中潜意识的科学,也是迄今为止,在心理学范畴中影响最大的学说。精神分析着重对因个人内在矛盾所引发的冲突加以分析,通过持续的个人接触,帮助澄清病人潜意识中影响其生活的部分,并对分裂部分与被确认的自我部分进行整合。如潜意识中的负罪感会让人表现为压抑,工作障碍或自虐,甚至严重的抑郁,精神分析可在澄清内在不确认的,能导致精神障碍有关症状的部分,将病人潜意识的动机提高到被认识的层面,使病人得以解脱[2]。

本例突出的症状是紧张、恐惧、焦虑、抑郁、自伤、自杀,临床上也符合抑郁性神经症的诊断。但进一步了解还会发现:其自幼有逃学、不信任他人、没有亲密朋友、酗酒、性乱、违纪等行为,表明他最大的问题是人格问题,因此,考虑其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对他的全部症状就不难以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是近二十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研究得较多的一种人格障碍,并也有了一整套的心理动力学诊治方法。按照Kernberg的观点, 边缘性人格障碍主要临床表现有如下几个特征[4]:

1、慢性、弥散性的波动性焦虑。

2、多相的神经症----诸如严重的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恐怖症状,强迫症状, 分离走神现象, 疑病症等等。

3、多相的夸张的性行为倾向。

4、传统的潜在精神病人格结构――分裂性人格, 偏执性人格, 轻躁狂或循环型人格。

5、冲动性神经症或成瘾:病人表现的是反复需要满足的驱力冲动发作的严重人格病理。

6、低层次的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为低层次的防御机制如分离, 投射, 抵毁, 否认等.此例病人完全符合上述特征.

按心理动力学的理解,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内心主要冲突起源于前恋母期(口欲期),病人早年生活经历中有明显的母――婴关系紊乱[3]。此例病人出生后不到一岁就与母亲分离,被送给奶奶代养。面对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父母的严厉无法加以整合,使他的内部心理处于一种矛盾状态,这种矛盾情感使他从未有过彻底的安全感,他不知道如何面对外来的爱与恨,因此,焦虑油然而生。由于存在有这种焦虑,使得他力图用分离(spliting)(把正性和负性的自我和正性和负性客体形象分离开来,比如情绪的喜怒无常…),否认(deny)(有意不理会重要的现实,如逃离部队,与女友发生性关系会出现严重问题…)等防御机制对焦虑进行控制。在其随后的心理发展中,早期心理发展的紊乱,不但没得解决,相反得到了强化。当他3岁(处于肛欲期),回到父母身边时,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照料,经常听到父母的争吵,独自一人去上幼儿园,使他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进一步加重。当他步入俄底浦斯期之后,他面对的是一个严厉的父亲和一个软弱可怜的母亲。此期所产生的阉割焦虑和早期的焦虑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焦虑。这种焦虑使这个对母爱产生怀疑,感到世界不安全的儿童,过早地接近父亲,提前体验到恋母冲突[3]。他只能通过与父亲认同来解决性别和性的冲突,并获得从母亲那里得不到的母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咨询师这样面对情绪困扰
咨询师这样面对情
咨 客:我现在很后悔,我对不起我的儿子,更对不起我的老公,我感觉活着没意思,我…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