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心理成长 > 存在主义 > 文章内容

直面探索系列之回归敬畏(1)

http://www.psy8.cn2012-02-03 09:26中国心理培训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有一个词叫“尊重”,我们说得太多,却很少做到,因为真正的尊重需要有一个基础:对生命的敬畏。

“回归敬畏”的提出

一些年来,美国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施耐德(Kirk Schneider)一直在心理治疗领域发出呼吁:回归敬畏。我未及探究他之所谓“回归敬畏”的真正意义,这里只是借用一下他提出的这个口号,表达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感慨,算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有一个词叫“尊重”,我们说得太多,却很少做到,因为真正的尊重需要有一个基础:对生命的敬畏。敬畏出自对生命的神秘体验,愿意接受生命有其神圣的根源。如果我们只是把人当作一个生物的存在,跟动物一样,我们就很难尊重人,就如同我们很难尊重动物。

马斯洛(Abraham Maslow)曾经是一个行为主义者,观察和研究猴子的支配权与性行为。在他的眼中,人跟猴子是一样的,因而可以从猴子的行为反应推导出人的行为反应。但是,在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的内心受到极深的震动,他看着自己的孩子,简直惊呆了,他感叹:人何止是一个动物,生命不是那么简单!生命是神秘的,在生命的背后有深不可测的精神根源,生命值得敬畏。从那一刻起,马斯洛变成了一个人本主义者。他说:“我敢说,凡是亲身养育过小孩的人,绝不会相信行为主义!”此后马斯洛致力于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并继而倡导超个人心理学,继续探索生命的神秘与神圣。

人类对自身异常行为的观察与矫治的尝试贯穿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到了近代,心理治疗发展成为专业体系,其中,描述人类心理异常的病理词汇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形成一种过于强调诊断的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模式从“病”的角度看人,把生命看作“病的载体”,如同“一辆装载问题的车”,这种“病理化”的诊断模式不是卸载问题,而是在“人”身上贴各样的病理标签,以至于“只见病,不见人”。在这种治疗模式之下,当事人会陷入“患者角色”或者“病的体验”之中,感受不到被尊重,也不能调动内在力量,渐渐丧失改变的动机,只能被动地接受药物治疗和家人的保护,反而越来越成为一个“病人”,而不是一个成长的人。

在2010年4月南京召开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上,施耐德作了关于“回归敬畏”的主题演讲,引起了许多中国听众的反思与回应。在施耐德看来,“生命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要亲自去触摸和遭遇的奥秘”。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这让我想到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提出的“我—你”关系,便是一种基于敬畏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在布伯看来,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是“相遇”、“爱”、“奥秘”,其中,“我”赋予“你”一种神圣的性质,从而加以敬重。与此相反的是“我—它”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里,“我”用物质的眼光看对方,把对方看成“它”,即是一个可以“利用”、“征服”、“剥夺”、“控制”的对象。这种“我—它”关系缺失的是一个可以作为尊重基础的精神层面:对生命的敬畏。

在当今中国社会,我们特别需要听到这样的声音——回归敬畏。如果从根本处来反思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会发现一种正在丧失的精神品质,就是敬畏感。几十年来,我们对自然,对他人,对自己都采用“利用”、“征服”、“剥夺”、“控制”的方式,它的根由是,我们对自然和生命失掉了起码的尊重和敬畏。心理咨询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如果心理咨询师失掉了对生命的敬畏,他是在损害生命,而不是在医治生命。因此之故,我也提倡“回归敬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
20世纪末以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股重要的心理学力量,体现了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