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以人为中心疗法(罗杰斯)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以罗杰斯1942年 出版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为标志。
第二阶段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的出版为标志(1951)
第三阶段称为“经验阶段”
第四阶段也就是现在称为“以人为中心疗”的阶段,约始于70年代初。强调一种“人──人”关系,而不是“帮助者──被帮助者”的关系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特点: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1、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2、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
3、有来访者主导治疗过程
咨询者做来访者的“朋友”和“伙伴”。
4、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
人本主义精神:A相信人在本质上是好的,有“善根”B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C相信人能够自我依赖,自主自立D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咨询和心理治疗应该为恢复和提高人的价值、尊严作贡献。
第二节基本理论
罗杰斯眼里的人:
人性规定了价值。有助自我实现者为有价值,阻抑自我实现者为无价值或否定性价值;人性知道价值(通过机体估价过程);人性的个人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一致的,应该信任人性。
人的主观世界──现象场
自我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思想:
1、个人天生就有一种实现趋向。在个体的自我开始形成之后,这一实现趋向主要表现为要求自我实现
2、机体估价过程总是与实现趋向一致。
3、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个体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
4、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
5、预感到经验和自我不一致的个体,会运用防御过程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
6、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7、所以,心理适应问题的根子在个体自我中那些无效的、与其本性相异化的自我概念。
自我结构和内容:
1、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及与之相关的评价
2、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
3、个人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