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种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异与创新。例如,让人们找出“刚刚出门又返回”的原因,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回答:“突然想起忘记带应带的东西”;“突然想起家里的门没关好”;“接到电话说‘家里要来重要的客人’”;“衣服穿得不合适”等等。这种思维是一种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陈规,不拘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发散思维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成分,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征。流畅性是指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观点;变通性是指思考问题随机应变,不局限于一方面,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能产生超乎常规的构想,提出新的见解;独特性是指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反映事物,对事物产生异乎寻常的独特见解。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当我们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往往要根据所涉及到的诸多条件进行分析,产生许多联想,作出种种判断和假设,这就是发散思维;通过调查、检验,并一一放弃一些假设,最后找到一个唯一正确的最佳解决方案,这又是聚合式思维。
(三)根据思维凭借的概念不同,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是指凭借日常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例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认为“果实是可以吃的植物”、“鸟是会飞的动物”、“那个阿姨不高兴是因为她妈妈没有给她买泡泡糖”等等,这种思维往往会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而带有片面性、表面性的特点,有时甚至会得出令人可笑的、错误的结论。
2.理论思维。是指根据科学概念和论断进行的思维活动。例如,我们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等科学论断来分析、认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及特点的思维就属于理论思维。
(四)根据思维是否有明确清晰的思维过程,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