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培训导读:无论是增长见识、锻炼身体,还是寻觅快乐、学习技艺,外面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当然更加精彩。
暑假本应是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外玩耍的好时光,但是大部分孩子放假后,却每天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写作业、打游戏,整天足不出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童。看着自家的孩子如此“恋家”,家长并不开心。虽然不用担心孩子玩得太野,在外面结交坏朋友、发生危险,但是孩子对电视、网络的迷恋,交往、运动能力的降低,视力的下降等更加令家长忧心。
“走出去”和“宅在家”,究竟哪个对孩子更有利,答案不言而喻,无论是增长见识、锻炼身体,还是寻觅快乐、学习技艺,外面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当然更加精彩。
宅童
在百度百科里,宅童指的是喜欢猫在家里,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这些孩子不喜欢运动,没有其他爱好,更没有时间学习,他们把所有最美好的时光都交给了虚拟的网络。宅童的产生,跟家庭教育、孩子本身以及周围环境都有重要关系。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宅童泛指不喜欢外出和朋友游玩,希望一个人呆在家,看书、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的孩子。
宅童是这样养成的
电脑电视拴住孩子
放假了,看电视或玩电脑似乎成了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宝宝暑期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做作业、上网、看电视,可以成天不出门,不找小伴玩。我囡就这样了,让她出去动动都不去了。还说,上课时间累了,假期终于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放松放松。”网友“13岁老米妈”说,可能是孩子大了,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她非常喜欢一人在家,哪儿都不想去,就想一人呆在家里,大人也没辙了。而且她就是不愿意上补习班。
为了让孩子走出家门,“13岁老米妈”发火“逼迫”女儿报名参加晚报的小报童活动。
记者了解到,整日坐在电脑、电视前当宅童的还不少。刚刚小学毕业的凡凡说,暑假一定要多看几部动漫,把上课时候没看到的补上。
“天太热了,不想出去,出去也不知道去哪玩。还不如在家里跟同学聊天呢。”初二女生小琪说。
父母太忙“圈养”孩子
宅童的养成,一方面是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的诱惑,另一方面也与父母太忙有着很大关系。
“我也不喜欢孩子整天看动画片、上网玩游戏,但是如果孩子出去玩的话,我会很不放心。”家住工人新村的顾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老公的单位离家比较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小孩放暑假了没人看管,成了大问题。她说,也想过给孩子报个暑期班,但接送又成问题,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待在家里最安全。
像顾女士这样的双职工家庭,都有同样的想法,只要孩子在家里不出事,随他干什么。李先生表示,他也到各个培训机构给小孩找过暑托班,但是培训机构多而杂,不知道上哪个好。
网友“6岁旺旺妈”说,现在外面太不安全了,小区的车都要把路给挤爆了。前几天就有小孩在小区里被车给碾了,住了3个月的院。“孩子出去玩,家长根本不放心。”
家有宅童怎么办
让孩子去做义工
“好像11~15岁的娃娃都喜欢宅在家里,这是不是青春期孩子的特性?我觉得应该创造一些机会让他们走出家门。”网友“9岁女COCO妈妈”说出了很多父母的心声。
一位家长立即出主意说:“孩子明年小学毕业,我想让孩子去做义工。没有报酬也可以,主要是为锻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