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儿童心理 > 文章内容

尹建莉:好家长应该什么样

http://www.psy8.cn2012-02-14 14:41生命时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中国心理培训导读:“面对孩子要做到‘有心’、教育孩子要做到‘无痕’。

编者的话:每个初生的孩子都是一块玉,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好工匠。从事多年家庭教育研究的尹建莉堪称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刻艺术家”。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她以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学识,详细记述了自己16年的教子历程,告诉大家“面对孩子要做到‘有心’、教育孩子要做到‘无痕’”,才是教育最美妙、也是最有效的境界。本报记者近日专访这位教育专家,请她告诉我们“好家长究竟应该什么样”。

做家长“四大基本原则”

尹建莉的女儿很优秀,学习自然没得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22分的好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上,她也表现出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不像眼下大家见惯了的90后“娇娇女”。经常有人询问尹建莉,教育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她的回答是,好家长有“四大基本原则”,掌握了这些原则,“老人溺爱孩子”、“工作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等理由都不能阻挡你培养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原则一:好家长多做榜样,少些说教。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空洞说教都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由于孩子不懂得掩饰,更会表现出对它的反感,甚至逆反心理。因此,如果你想有一个“好孩子”,只能以身作则,先做一个“好大人”。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这种教育方法:“我的小孩特别爱打人,我不知打过他多少次了也不管用。”正确的方法是,如果你不想让孩子沉迷于看电视上网,那么你自己先戒掉这些习惯;如果想让孩子对朋友包容友爱,自己就不要整天担心他们吃亏……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风向标,千万不能对孩子严格对自己宽松。

原则二: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如果孩子喜欢光脚在地上跑,不爱吃饭,你是不是会急得不得了,要马上改掉这个“坏毛病”?当孩子闯了一点小祸,你是不是就大惊失色讲一堆道理?其实,过多限制孩子大多来自家长心中的焦虑。不要老以为他们是“傻孩子”,他们火力很壮,之所以光脚跑是因为感觉不到冷;他们不觉得饿所以不爱吃饭,饿的时候肯定狼吞虎咽。给孩子多点自由,就会减少他们的逆反心理,避免性格扭曲。

原则三: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是用语言来思维的,只有不断的语言刺激,才能让孩子的大脑更聪明。所以家长要随时随地跟孩子交流,哪怕换块尿布也要对他们说出来,给他们讲故事、读古诗、听歌曲……早期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懈怠而错失机会。

原则四:不要恐吓或对孩子太严厉。“哎呀,你怎么能这样啊!”“再淘气就把你关到小黑屋里。”这些恐吓的话只能带来孩子的不良情绪。同样,对孩子太苛刻,用严厉的表情教训、打骂他们都不可取。脑科学神经研究证明,早期不良情绪会严重损害儿童的智力。给他们一点犯错误的空间,一旦他们的双翅被捆绑,就不会飞得太远。

做“听话”的爸妈

在每个家长的眼里,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叫他往东偏往西,不让做的事他偏要去做。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做出这些貌似不听话的举动,是否有他们自己的道理?

尹建莉的女儿四岁时,一次带她去爬山,走着走着她突然趴在地上,四肢着地往前爬,尹建莉赶紧把她拉起来,教训她弄脏了衣服怎么办。时隔多年后,女儿告诉她,当时觉得既然是“爬”山,应该是四肢着地才对。女儿最后批评她:“大人就是经常不动脑筋,瞎指挥小孩,还总怪小孩不听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总对孩子说“不”,压制创造力
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