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考试提醒:
主页 > 社会心理 > 儿童心理 > 文章内容

尹建莉:好家长应该什么样

http://www.psy8.cn2012-02-14 14:41生命时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女儿的话让尹建莉心服口服:如果一味地让孩子“听话”,其实对孩子不公平,因为“听话”就意味着让孩子服从自己,认同家长天然的权威,但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并不都是错误的。好家长是会“听话”,能耐心引导启发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把“乖不乖”、“听话不听话”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

当“拉拉队”,而不是“裁判”

一个孩子的个性如何,对他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孩子自信满满,谦虚有礼;有的孩子却固执自大,甚至狂妄傲慢。尹建莉说,个性除了由遗传因素决定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哪个孩子很自负,是因为遇到的挫折太少,但尹建莉认为,很多自负的孩子都是家长批评出来的,因为一个人总要寻求心理上的各种平衡,那些外表傲慢自负的人,体现出的是内心深深的自卑情结。要想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人格,家长就不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掌管孩子前途命运的“裁判”,武断地做出对或错的判断;而要把自己当作孩子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拉拉队”,即使他们犯了错,也永远支持、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比如女孩子喜欢自己挑衣服穿”,尹建莉说,这是孩子审美的最早萌芽,有些家长却把它想得很严重:这么小就知道挑衣服,以后还怎么得了?然后严格禁止,家长让穿什么就必须穿什么。这种武断的禁止往往会压抑孩子的个性,结果一个是导致逆反:你不让我挑我偏要挑;一个是屈从于家长的威严,越来越不自信,从不敢挑衣服到做任何事,都要听父母的意见或人云亦云。

有些“爱”会害孩子

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6个家长围着一根独苗的社会现状,让我们面对心肝宝贝时,往往以“爱”的名义,进入以下几个误区:

动不动就责怪他人。孩子玩耍或走路时不小心磕碰到什么小板凳,大人马上走过去安慰,一边哄孩子一边举手打那个“肇事者”。看似不经意的做法却会教给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怪别人,对别人不宽容和报复。尹建莉说,她的做法是碰到这类事不要大惊小怪,安慰孩子的同时告诉他,你碰到了小板凳,它也很疼,你们互相揉揉就不疼了。

不送学前班心里不踏实。越来越多的家长都知道,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很多学校也开设了学前班,让孩子早一点适应学校生活,提前学习一年级课程,但尹建莉并不建议把孩子送到学前班里。她说,好的启蒙教育应该是游戏式的,无拘无束、变化丰富,与生活相关联的。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可能会多认些字,学会一些英语单词,但当他正式开始上学时,会缺少新鲜感、发现的乐趣以及克服困难的兴致。

捉弄孩子来取乐。因为觉得孩子可爱,故意去逗他,看到他害怕、担心、恐惧的样子,自己却哈哈大笑,这是有些大人常做的事。但这会让孩子分不清大人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损伤他们和人打交道时的自信心,大人高兴了,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可能会多认些字,学会一些英语单词,但当他正式开始上学时,会缺少新鲜感、发现的乐趣以及克服困难的兴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更多...栏目推荐
总对孩子说“不”,压制创造力
总对孩子说“不”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缺乏创造力和自主意识,不能快乐、乐观地生活?其实,许多答案…
更多...热门文章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