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这样面对情
咨 客:我现在很后悔,我对不起我的儿子,更对不起我的老公,我感觉活着没意思,我…
因此,这对夫妻之间的冲突的心理机制就是丈夫的自恋心理需要希望从妻子的反映中得到满足而这位妻子对他的这种心理需要的不反映之间的矛盾。个人认为上述的心理活动,都应该是正常的,健康自恋的心理体现。但自体心理学的关于自恋的理论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人的心理需求和冲突的产生。也让我们找到了帮助他们的方法,就是对他们未被反映的自恋性需要给予反映。
病态的自恋,又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过分地夸大,常常认为自己的问题,与他人缺乏共性;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自己与总众同不相,信自己是可爱的,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证明。如果遇到批评,则一定会不认为自己不好,是别人对他的恶意攻击。在遇到挫折时,会变得愤怒,羞辱和空虚。科胡特认为,病态的自恋,并不是不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们始终要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所以他们可能是病态的依赖他人.(Althea Horner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起源于儿童出生后10到24个月这个时期)。科胡特认为自恋性人格的诱因在于儿童早期缺乏足够的父母关怀。自恋型人格的心理组织是原始的自恋性组织,是有缺陷的自恋性组织。科胡特还认为,在治疗中,治疗师被患者理想化,满足了患者童年的夸大性自恋心理对于父母关爱的需要,从而修复和重建健康自恋性心理组织。
总之,自体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恋心理,自恋性需要是人的终生性需要。在健康自恋与病态自恋之间,分布着许许多多的位点,每个人都会在这个谱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病态的自恋,又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过分地夸大,常常认为自己的问题,与他人缺乏共性;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