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汉字会意心理效应
汉字的“会意”(象意)性,不但表现在会意(象意)字中,而且表现在象事(指事)字以及象声(形声)字中,属于汉字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会意(象意)本身,也涉及到了一种深层和内在的心理过程,包含着心理原型的作用。因而,若是假定汉字所包含的原型意义能够对汉字学习者产生影响,那么也就应该能够通过汉字的“会意”(象意)特性来表现出来。
在汉字原型的直观效应研究中,我们所注重考虑与分析的是汉字原型在象形和象事(指事)特性中的反映。而在汉字原型会意效应的研究中,我们则转向更能反映汉字本质的象意和会意特性,以及这种象意和会意特性的原型意义。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在汉字的象意和会意特性中,实在是包含了一种原始的意念,一种原始的观点和观念,一种原型性的意象。因而,我们作出了这样的假设,汉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性意象,不但能够与被试的认知活动相沟通与呼应,而且能够对被试的认知和学习起到原型性的启发作用。因而,若是让被试了解到这种原型性意象的存在,或者是让被试将所认知的汉字,与该汉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性意象(图象)结合起来,在了解汉字所包含的原型性意象(图象)的基础上,来认识该汉字,那么被试学习该汉字的效果也就会发生变化。
比如,象“明”字,它本来是一个由象形的“日”和“月”组成的会意(象意)字,其原型意义来自于日月的光辉。也就是说,日月之光是汉字“明”所包含的原型意义所在。作为实验研究的考虑,若是让被试了解到“明”字的构成,接触到“明”字所包含的日月之光的原型意义,那么我们可以设想,被试在对该汉字学习的时候,或者是对该字进行记忆和理解的时候,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与影响。
正如我们在前面“汉字结构原型意义”中所分析的,在汉字的“会意”(象意)特性中,实在是包含了一种原始的意念,一种原始的观点和观念,一种原型性的意象。汉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性意象,不但能够与被试的认知活动相沟通与呼应,而且能够对被试的认知起到原型的启发作用。因而,若是让被试了解到这种原型性意象的存在,或者是让被试将所认知的汉字,与该汉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性意象(图象)结合起来,在了解汉字所包含的原型性意象(图象)的基础上,来认识该汉字,那么被试学习该汉字的效果也就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加入这样的一种自变量因素,并且把被试对实验汉字的学习效果作为因变量,就应该产生一种“汉字的会意心理效应”。
通过有关的实验研究,实验组被试在接触和了解实验汉字会意(象意)特性的情况下,其学习的效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在对实验汉字的“默写”、“再认”、“读音”和“字意”所有四个项目的测验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遗忘量和遗忘速度则明显地高于实验组。这也就证明了我们的研究假设:若是让被试了解到这种原型性意象的存在,或者是让被试将所认知的汉字,与该汉字所包含的这种原型性意象(图象)结合起来,那么被试学习该汉字的效果也就会发生变化。由此证明了汉字原型会意效应的存在。
当我们分析汉字所包含的会意心理效应的时候,注意到了汉字“会意”(象意)性的特殊意义。我们认为,汉字的“会意”(象意)特性,不但表现在会意(象意)字中,而且表现在象形、象事(指事)字以及象声(形声)字中,属于汉字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属于汉字中所包含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