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小南的事,宋馨感到很痛心,她首先询问小南的家庭是怎样的。当记者告知她大概情况后,宋馨说,学校的事带来的压力是导火线,关键是孩子没有得到爱,内心没有安全感。小南以及众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常年和老人一起生活,没人与他们沟通,因为没有父母也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很容易出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昵是很重要的,而这类孩子从小就缺乏关爱,他们没有感受到来自外界的爱,内心充满了焦虑、恐惧,因此会埋下祸根,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生命。”宋馨说,这样的孩子即使成年,都无法摆脱阴影,生活会受到影响,比如与周围人无法很好地相处,比如离婚等等。除了家庭的问题,学校也应得到警示,老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杜绝此类悲剧。对于留守儿童,学校要更加重视,多关爱他们,并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以便多交流。
校方表示会从心理上引导学生
在小南就读的孟村中心小学附近,记者找到了几位刚放学的四年级学生,他们和小南是同班同学。问起作业多不多,大概有几项时,孩子们很快冒出一句“现在不多了,只有一两个”。他们几乎都有和小南一样的记作业的本子,但孩子们说老师前两天收走了。孩子们还说,老师打过小南,小南也为此哭过,“但老师不光打他,作业写不完的都打。”
随后,记者来到小南就读的孟村中心小学。校长李向儒告诉记者,学校对老师有要求,3~4年级布置的作业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对小南笔记本上记下的项目,李校长的解释是,那是一天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是课堂内完成的。他说自己是事后才知道小南是留守儿童的,也询问过小南的老师小赵,赵老师说小南平时表现不错,并表示没有体罚学生。因为已经放学,记者没有见到赵老师。
“体罚学生是坚决不允许的,学校也没有接到家长的反映。学生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也很痛心,会在学校召开主题班会,从心理方面加强引导,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李向儒说。
中国心理培训寄语:学校的事带来的压力是导火线,关键是孩子没有得到爱,内心没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