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
你会发现这些斗争不息的岁月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佛洛依德
怎样才算是一个应该有的生活,怎样才算是一个属于我的人生!
在这个喧嚣尘世中,你、我和身边很多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验:
每一天要做的是事情已经多到让自己或烦或累,还要被各种莫名其妙和突如其来所打扰。想尽快摆脱,顺心顺意的渡过每一天。
和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探讨某些想法和观点,我认为是更合适的,但感觉很多时候都讲不通。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
对一个人、对一件事,满怀期待却落空的失落,是我自己要的太多吗?
有时候朋友找你倾诉,内心的声音是能不能早点结束这个话题;
别人笑的很开心,自己却在强颜欢笑。内疚与自责感升腾;
人多的地方会浑身不自在;白天不想起,晚上夜猫子,哪句话不对,点火就着;
某些时候会对特定的物体或者情景感到害怕,比如:漆黑的房间;高层建筑;尖锐的物品;猫或蛇......
我也和你一样。
于是,怀揣着各种疑问,抱着自己要成为自己的救世主,要为自己的人生找答案的心情,歪打正着的进入了心理行业。
作为心理学零基础的小白中的小白,
未知的领域;庞大的系统;读不懂的专业名词......
从何入手?什么时候可以有脉络?脑子里一片茫然......
帮助他人的使命感在召唤我,而我心急如焚!
有没有快、准、稳的东东,让我迅速上手?
曾经有个老师跟我分享:心理行业的工作和其他类型的工作没什么不同,但如何认识心理学也是在工作里,在生活中。这与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
没有屡清楚思路的我,感觉云里雾里。
眼前浮现一个得道高僧,对着蹒跚摸索求佛的我,指点迷津, 但又不告诉我路在哪里。
如今仔细回想在中启的这几年的工作与学习经历,有冲突,有泪水,有理解也有欢笑。
曾经这样一些时刻 :
一些同学努力的学习 没能在考试中顺利通过;有些同学经历了人生中难以躲过的离别,来和我们倾诉,难以掩盖的伤心。看到同事们跟着一起难受,想安慰和鼓励,却总显得无力。这一刻由于我们都体验过悲伤,所以这份情感的传递,虽然不能及时让乌云散去,陪伴却变得更有力量。
还有一些同学对我们的工作抱有超过现实条件允许的期待,而因我们经验的不足,回应的方式不合适。让这些同学对我们有失落和失望。我们也就蒙了,那一时刻感受到自责但又害怕承担这份被过高期待,而现实无法处理带来的压力自责难以承受,想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怎么做才是合适的,不要怪我。面对这样的失落和失望,我们想更有力的帮助,但不知道怎么做更好。被这种无力感久久困扰。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这些同学和我们一样不知所措而焦虑。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断开会研讨怎么工作,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同学。要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直面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如何进步。而不是因为没遇见过而焦虑或回避。这是我们的责任。
所谓世间没有好坏对错,一切体悟都是我们丰富的资源,来辨识哪些应对模式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来指引我们更好的走下去。
罗洛.梅曾说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错误,也不是为了保持光亮无瑕,而是要起身迎接我们的命运所揭示出的挑战,并在挑战中搜索出我们的自由。
感谢出现过的问题,感恩跟我争执的同学。因为有你,才让我明白承担更多的责任的价值和勇气。
更多的时刻,惊诧于很多同学自我改变的执着和勇气,被震撼和感动:
几乎每个周末、每个节假日、教室都会安排地面体验活动或者学习课程:
很多来学习心理学的都是妈妈们。周末孩子需要妈妈们带,而妈妈们又想来上课,所以有了妈妈专心上课,承担服务工作的同事在办公室跟孩子一起玩一起写作业,有时三五个小朋友因为妈妈们的到来而结成了伙伴,收获到了学校以外的另一种链接。
其实每次有小朋友来的时候,我们都会担心如果带不好孩子,会不会让妈妈们失望。但每次都看到妈妈们投来理解和信任的目光。
这是我们的力量的来源。
家,是我们最后的堡垒,也是我们情感最脆弱的地方。
因为发现妻子有了变化,本可以在周末放松睡懒觉,却兴致勃勃起个大早来上课,所以有了好奇的老公舍去周末,陪着妻子一同前来,在教室的某个角落旁听。
这是改变的力量。
为了家庭,为了工作,先生投入进来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有了支持老公的太太带着孩子来接他下课。
这是责任与支持的力量。
投入学习,投入体验,投入每一次成长的思考与分享 感染了身边人。所以有了同事,同学,闺蜜,亲属的加入。
这是深情的力量。
大部分技术体验类的学习,精神分析、绘画分析、沙盘游戏、家庭治疗、认知疗法、催眠动力、客体关系、案例督导、成长小组、工作坊、成长团体等等一系列需要现场环境才能体会到心理学所谓的感受,所以有了千里迢迢坐飞机、坐火车、赶长途大巴而来的同学们。
这是不给自己找借口,不放弃找寻自我的力量。
虽说学习心理学,成为心理咨询师是为了能够正确的帮助他人。但事实证明首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在前不久,《系统重建》疗愈工作坊上,现场的真情流露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融化了冰封的泪水;卸下防备的坦然;理解了自己的轻松;接受了曾经的喜悦 ……
刚结束了第一天的活动,第二天教室一见面,在场的同学急迫分享自己的感受:
一天活动结束了觉得自己不知道怎么就变了。从昨天晚上到家开始,和老公的对话模式就已经变了,而且今天一早起来心情特别好,感觉充满了阳光、愉悦、生机勃勃。
以前来上课如果下课太晚,我就着急,因为离得远怕没有车回去。打车总要跟师傅讨价还价才行。昨天晚上9点多才下课,但是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而且师傅说是多少就给多少,心情特别好,连司机师傅都奇怪怎么这么开心大方。今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了,一点都没有困乏的感觉。
以前如果9点多孩子还不去睡觉,我就生气要训他。孩子跟我的话也不多,昨天晚上我10点多到家看他没睡,我竟然没生气,莫名其妙的孩子有好多话跟我说,差不多话题结束,我说咱们去睡觉吧,孩子高高兴兴的就答应了。莫名其妙没有了以往每晚必然重复出现的战争。
我老公经常是我发牢骚的对象,他不想听我也要继续说。所以每次我想絮叨,他也总要絮叨我一下,晚上临睡前,我对老公说,我想跟你絮叨絮叨今天的活动,老公还向往常一样回应我。以往我觉得不是我想要的回应方式就会没完没了。但这次我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就觉得不说也行就睡了。结果今天早上6点多我去卫生间洗漱,听到门口有动静,一看 老公拿了个凳子坐在门口对我说:你说吧。突然很感动。原来我们的爱情就在这里一直静候!
看到他们成长中遇到的痛苦,艰难跋涉的渡过,而重新收获新生的勇敢,我们也跟着流泪感动。
欧文.亚隆在《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一书中提到:治疗师必须熟悉自己,必须能够理解所有人类的欲望和冲动。年轻的治疗师必须对自身的神经质问题进行工作,他们必须学会接受反馈,发现自身的盲点,看到其他人如何看他们,学会如何提供准确的反馈。
你们是实践者!
过往的画面历历在目,见证我们彼此的信念!
感谢冥冥之中走进了中启,走进了心理学
感谢遇见了同学们,遇见珍贵的你!
向同学们说一声:谢谢!
你是给我力量的源泉,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火焰。
生命是一场盛大的相遇!
《无问西东》导演李芳芳说,这部电影我想拍出的是一片时光,中国近一百年来的沧桑勇敢与感动!
钱穆在抗战时期写了一本书叫《国史大纲》,他说他愿意以此书来激发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看到此,顿时泪如泉涌不能自抑。
记者问李芳芳影片拍完未获上映,在这七年里的等待觉得值吗?这样的等待不怕浪费自己的时间吗?她说,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些历史中鲜活的生命和付出值得记录。很多人叫我做其他事情。但哪里都没有去,就在这里。要守候这份真实,怕被人疏忽,怕没有人看见。
你把真实自己打开投入进来中启,当展现出来在我眼前的时候,像是一部史诗。一点一滴的成长,每一刻的变化我都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来。
我哪也不去,我就在这里等着。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和你一起书写关于你人生以后的故事。跟你一起记录你成长的每一个脚印和瞬间。看着你的改变和勇敢,看着你的爱人如期而至,看着你的孩子茁壮长大,看着你的家渐渐变好!
我也会越来越成熟,我们彼此互相见证!
因为有你们 才明白亚隆那句: 神圣的不是真理,而是人本身对真理的追求。
我们共同记载下来彼此生命这一片时光,相伴砥砺前行,携手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2018 我们重新出发!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