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傍”的背后,反映了很多人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结婚要傍大款,工作要靠“大树”,办事要找关系……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攀附权势而成功,他们被形象地称为“傍傍族”。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43.3%的人希望通过“傍”来实现梦想。其中,傍大款、傍权贵、傍人脉,是最盛行的三种“傍傍族”。就像很多年轻人公开表示“没房没车,别谈结婚”;刚进单位,第一件事不是向前辈学习求教,而是到处打听公司高层里有没有自己的老乡、校友;更有甚者,为了走捷径,“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不惜出卖尊严。人们越来越多地舍弃爱情、事业本身的价值,狭隘地关注如何才能更快、更简单地直达目的。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张磊晶指出,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对社会关系的依赖中国自古就有,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种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弱势群体的无奈。当社会差距不断拉大,各种资源都掌握在精英、上层手中,无权无钱的普通人,想成功没有资本、想结群没有归属,为了实现目标,不得不倚靠他人。
但值得警惕的是,“傍”的背后,也反映了很多人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清华大学哲学系肖鹰教授表示,过于依附他人,其结果只会让我们的社会失去创新和独立发展的能力。调查中,70.9%的普通大众也提出担心,“傍傍族”流行,可能会刺激腐败现象越来越多。
事实上,无论权贵还是金钱,都只代表了一种资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人,是不应该在精神上向其投降和妥协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资源中蕴藏的机会,做出有意义的取舍,而不是嫉妒、眼红。要知道,成功里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剩下的全要靠努力。当个脚踏实地的耕耘者,收获的成功才值得自豪,才能得到最大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