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性格内向”被拒录再起波澜
自从公务员考试第一名却因“性格内向”被拒录被媒体报道以来,社会上广泛关注和评论,而今又再起波澜。青海保监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此作出回应。认为黄红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独立承担工作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而再次被舆论诟病。
《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10日报道:27岁的黄红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保险专业,目前在北京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她一直期望成为一名公务员。去年10月1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公开招录6名公务员。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黄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名。黄红怎么也没想到,就在她即将踏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时候,她接到了该局人事处的电话,被告知因“性格内向”而未被录用。
职业心理:职业选择应当考虑性格
有感于“性格内向”被拒录为公务员,网友们咨询:性格与职业有关吗?性格外向好还是内向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所谓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是心理学对人的性格的大致划分。
典型的外向型性格通常表现为爱交际,喜欢聚会,朋友多,不爱一人阅读和研究,渴望兴奋的事,好冒险;行动容易冲动;爱做实际的工作;随和,喜欢说笑,好动不好静,倾向进攻。典型的内向型性格通常表现为安静,内省,喜爱读书而不喜欢接触人;离群,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保守,倾向于事前有计划,做事观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不喜欢兴奋的事,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很少有攻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踏实可靠。价值观念是以伦理做标准。
事实上很多人的性格并不是典型的外向或内向,只是相对而言是内向性格或外向性格。从上述典型的内、外向性格的描述可以看出,性格外向或内向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是“各有千秋”。但与职业选择却有着重要的联系。
职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性格无所谓好坏,关键看是否放对了地方,每一类性格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不同的职业需要具有不同性格的从业者,某一类职业工作能够体现出某一类共同的职业性格。外向性格的人因为爱交际,而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遇到困难时因为朋友多,能迅速得到外界的支持,缓解自身的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但由于行为较冲动,不够踏实,容易心粗气浮,或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内向型性格的人因为踏实可靠,办事认真,能够扎扎实实地把事情做好而赢得他人的信任;因为事前有计划,考虑问题周到,不容易出现冲动行为;但因这类人比较保守,不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为不喜欢与人接触,朋友不多,遇到问题时不容易得到外界的支持。可见,在职业选择上,外向性格比较适合从事记者、组稿编辑、营销、采购、公关等需要到处游走活动的工作。而内向性格的人比较适合校对、接线员、会计、打字员等需要静心的职业。
因此,从职业心理学角度来看,青海保监局自有其道理。而为人诟病的是,他们在招考公告中并没有载明“性格内向”者不予报考的要求。如果事先公布的招考条件有“性格内向”不予报考的要求,而且黄红的确是内向性格,那么青海保监局的拒录就经得起公众的监督而难以为人诟病了。
健康指导:正确认识自我
(1) 既然性格不分好坏,那么,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性格,而要看他的为人处事和一贯品德。一个人只要有诚实中肯、宽容友善、积极向上的品德,就不失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