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华表情冷漠凶残,内心极度自卑,并且压抑极大的愤怒,因此,他的行为可能会更加极端化。最终的可能,他一定会被抓住的,但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负隅顽抗,最后被击毙;另一种就是自杀,不会再有第二种可能了。古人说了,相由心生,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表情;一个人常有什么样的表情,就会有什么样的相貌;有什么样的相貌,就会有相应的性格。换句话说,相貌是性格的外衣。
我们看周克华的相貌和表情。尖头顶,四方脸、方下巴、高颧骨、双眉下压、眉头紧皱、嘴角下垂、面无血色,非常恐怖,他好像内心极度自卑、又极度自尊、而且极度压抑,具有极强的攻击性,这样的特征,符合反社会人格的相貌特征和心理特征。假如这样的猜测是合理的,那么其极端的作案行为就可以理解了。不过也有专家观点认为,杀人狂魔并非“反社会”的心理变态者,详见《李玫瑾心理画像周克华:目标型强人,非"反社会"变态》
还有最后一点讨论的就是,如何来理解周克华,以及与其类似的,白宝山、魏振海、张君、二王等极端极为人群的心理活动。
要说明这个问题,同样需要引入弗洛伊德的两个概念。一个是生本能,一个是死本能。和所有动物一样,人类出生之后,需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活下来的问题,也就是生的问题;一个是繁殖的问题,也就是延续生命的问题,从本质上讲,都是生的问题。当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好,或者已经完成的时候,才会面临死的问题,虽然死的问题只是在瞬间完成,但却一直威胁着人,由于怕死,才会拼命地求生。
生本能,就是一个人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本能,它不仅表情为求性,而且表现为求生;死本能,是一个人追求毁灭的本能,不仅表现为求杀,而且还表现为求死。当生本能对内投射时,人会表现为追求与性相关的活动,而对外投射时,则会表现出追求上进,追求发展,追求卓越。当死本能对内投射时,人会表现为自残、自伤、甚至自杀的行为,而对外投射时,则会表现为伤人毁物、杀人越货的行为。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太极图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当生死本能达到平衡状态时,人的内心就比较平和,比较完美,而当两者严重失衡时,人就会想方设法去追求平衡,而且这种力量非常强大。具体地说,当人追求生的本能越强烈的时候,其追死本能也会表现得非常强烈,如果能正确引导,就会催生强大的战斗力,如果没有正确的积极引导,就可能需要自尝恶果了。
自古代以来,战场上的战士都是这样的,最勇敢的战士,其实是求生本能最强的战士,所以,战前动员、激励士气,最好的方法,不是鼓励他们不要怕死,而且是鼓励他们要好好地生。看过《亮剑》的人都知道,李云龙就是这样的人。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曾经在做战前动员时说过:“狗走千里吃屎,狼走千里吃肉,我们独立团就是一群狼,现在日本人来了,我们有肉吃了.......”难道不是这样吗?最后,需要强调一下,死本能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时,会出现一个周克华、马家爵,白宝山。在一个群体内激活时,就可能会形成一个暴力犯罪团体。而一个民族内被激活时,就会形成一个“法西斯”。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慢慢理解了我想表达的观点:周克华的行为,或许是受求生本能驱使所致。正常人的死本能是不会被深度激活的。那些激情犯罪的人,其死本能大多都是在瞬间被激活的,瞬间爆发出来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足以致使其做出杀人毁物的行为,尤其是这种死本能,在酒后,借着酒劲,麻痹神经系统,更容易被激活。有极端行为倾向的人,其死本能往往是持续会被激活,也就是说,在其成长的经历中,其死本能经常会被激活,挨打、挨骂、委屈、饿肚子、失业,等等都可能导致死本能被激活。死本能反复、持续被激活,便可能会产生反社会的变态人格。当反社会人格形成后,他们杀人,就成了正常的事情,就和我们不小心踩死一条蚂蚁的感觉一样,没有那么多罪恶感。比如,当年警察审问杀过17人的胡文海时,问到:知道为什么逮你吗?胡文海:知道,杀了点人。多么令人心痛的回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