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称,27日下午4时许,日本驻华大使遇袭。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车辆在北京市内环线上被两辆汽车迫停,丹羽宇一郎所乘车辆上的日本国旗拿走。这件事不管系哪个国籍人所为、出于何种目的,都应该受到谴责。
事件回顾:
日本媒体报道,27日下午4时许,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车辆在北京市内环线上被两辆汽车迫停,一名男子将车上所插日本国旗拔掉,丹羽本人未受伤。目前尚不清楚该男子的身份与国籍,日本媒体怀疑是中国籍男子。
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对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公车遇袭事件作出回应。玄叶表示日本深表遗憾,并已向中方严正抗议,要求不要再发生类似问题,强烈要求中方开始刑事调查。玄叶外相称日方已拍下男子的照片和车号,将会交给中方并要求中方立即开展刑事调查。
质问:这是谁干的,站出来?
这起事件发生之后,有人分析称可能与钓鱼岛问题有关。在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关系出现紧张的情况下,一些人硬要产生这种联想,拼命往钓鱼岛问题上靠,符合他们的一贯逻辑。这也让中国人很受伤!
首先,中国发展已经到了让很多外部力量不舒服,甚至产生危机感的时候。中国的对外摩擦今后很可能越来越多,有些将很尖锐。不排除某些国家、政府、组织或个人,别有用心,设计安排此等闹剧,正为挑起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乘势渔翁得利。
其次,中日两国近来因钓鱼岛之争关系比较紧张,日本右翼一直在找中国的茬,用来煽动日本民族主义,压日本政府对中国“强硬”。也不排除日本右翼分子,通过设局栽赃陷害,迫使中国站在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处理钓鱼岛问题处于被动地位。
再次,近来日本右翼未曾消停,时不时发表一些错误言论,做出一些危险举措,严重伤害了中国民众的感情。面对日本右翼的种种挑衅行为,中国民众肚子里的确憋着一股气。因此,不排除有逞匹夫之勇的中国人会干出愚蠢的事情。但同时也要清楚,还有可能出于我们所猜测的原因。
心理学观点:日本媒体争取日本利益最大化
——归因错误的来源:自我价值保护偏见
在这起事件中,日本媒体很自然地将其和钓鱼岛事件联系起来,因为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人员须得到接收国严格保护,人身自由不得受侵犯。如果夺旗的果真是日本媒体报道的“中国籍男子”,这种偏激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公众的文明形象,也有损中国的国家声誉。
个体或组织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在心理学上,这属于归因的自我价值保护偏见,是影响归因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发生这一归因的倾斜呢有多种可能的原因,但是大部分可分为两类:认知的和动机的解释。动机模式的解释认为自我价值保护来源于我们保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在他人面前表现好形象的愿望。正如这起事件,将肇事者归因于中国人会损害中国公众的文明度形象,也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日本文明的形象,争取了日本利益的最大化。
呼吁:让我们坚定、团结,让无论你还是我在任何时候都不成为对手攻击中国的把柄或借口
正如新华社评论:生气归生气、窝火归窝火,中国民众在表达爱国热情时,还是应做到依法、理性、文明。而且,越是在这种敏感时刻、敏感问题上,越要保持冷静、理智,谨防被日本右翼牵着鼻子走,更不要做出一些行为偏激的傻事。这既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也是作为一个大国民众应有的格局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