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民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360搜索推出独立域名,周鸿祎强调360搜索是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第三代搜索引擎,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能力,发现用户最需要的搜索结果。360搜索的机器学习究竟有何奥秘?百度工程师通过一个设饵钓鱼的实验,让360浏览器抓取用户隐私的秘密暴露无遗。3B大战再次升级,我们一起来看看百度360在这次大战中运用的心理战术。
360心理招数:把“综合搜索”改为默认搜索
——利用暗示,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搜索习惯
在百度360大战之初,百度一直都是低调的,为何今天会逼得百度出大招的?专业人士分析三个原因。其实一个就是360浏览器采取一种心理战术,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搜索习惯。360的心理技巧是这样的:通过后台“云修改”的方式,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把360“综合搜索”设置为默认搜索。如果用户再次选择百度或谷歌,360也可以在某个夜晚,悄悄地又把360搜索改回来。
曾经有站长做过调查:如果某个普通用户的首页设置频繁被修改,那么三次之后,80%的用户会习惯并开始使用。 心理学中,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对人民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相符合,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360这种悄无声息的自然引导,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暗示,让你习惯成自然,而你的搜索习惯也许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
当别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信息,我们会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我们经常说暗示,无处不在。我们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暗示别人,或接受别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对他人有力的支持等等,对他人而言,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反之,消极的心态,如冷淡、泄气、退缩、萎靡不振等等,则会使人受到消极暗示的影响,使人承受的不仅仅是暗示带来的痛苦与压力,而且还会波及到人的身体健康。
其实在经济活动中,暗示也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广告,比如视频。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络视频前有那么多广告吗?你知道为什么现在要强制性让你选择收看一种广告吗?
因为,这些广告里面,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在里面。如果观众在广告播出前被强制要求选择广告内容,观众对广告内容的记忆度比较只观看常规前贴片广告的参照组高出5.6倍。也就是说,从被动收看广告到主动选择广告的行为转变,广告内容植入脑海的程度明显增强,这也是心理暗示的功劳。
你知道吗?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一份好的问卷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计,切忌误导被访者在受访问或填写问卷时被引导至一个预设的方向,否则得出的调研结果将夸大品牌的影响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对被访者进行心理暗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问卷问题“请问您每天刷牙的次数:A)一次 B)两次 C)三次”。此时,被访者此时已经被暗示。无论被访者选择的答案是A、B或C,已经暗地里接受了“我每天都刷牙”的信息,很容易产生“我很需要牙膏”的联想从而影响调研结果。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在选项中添加“D)从不刷牙 E)以上答案都不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