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培训导读:吴莫愁就如当初的李宇春,出现时使得群众喜好分明。不喜欢的各种不屑,因为其不顺应大众审美;而喜欢的惊为天人,认为是划破时代的标新立异者。
最近吴莫愁真的是很红,但是,各种掐架声此起彼伏。当初她在电视上出来的时候就觉得,这姑娘一定会是话题人物,果不其然。说到底,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冲击力一定是巨大的,因为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歌手,其咬字、造型、台风都彰显着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这个姑娘为什么就让某些人不爽让某些人如痴如狂呢?
咆哮体的流行造就了语气词的强调性,一件很普通的观点加上三个感叹号也使得情感爆棚。吴莫愁就如当初的李宇春,出现时使得群众喜好分明。不喜欢的各种不屑,因为其不顺应大众审美;而喜欢的惊为天人,认为是划破时代的标新立异者。
这姑娘我就是看了不爽!
去网上搜索吴莫愁的骂战贴,忽略各种**和**后(现在的网络真是粗话满天飞,令人担忧)。总结出的不喜欢有几点。各位看时请勿激动,不代表本站观点,仅总结。
讨厌的多数观点:
1、其长得丑:血盆大口;不适合的发型;很蛇精;不像大一的,长得老
2、其装扮丑:夜店女造型。
3、做作:唱歌刻意咬字,不好好唱歌;肢体扭曲;东北人唱歌发音却学abc
4、用力过头:欧美范过头,太吵;肢体扭曲
5、唱歌水平:唱歌水平烂;没感情像说书;声音难听
6、纯粹讨厌:不能理解、看了就恶心;长得像最讨厌的一类人(中枪)
7、…………
心理分析:不喜欢的根源:
1、表现力太强,导致攻击性
2、移情作用,我遇到过和她一样令人讨厌的人
3、社会偏见+认知偏差,总去夜店的都不是好姑娘;太张扬注定招非议
攻击性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缺陷。攻击性人格特点是情绪高度不稳定,极易产生兴奋和冲动,办事处世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稍有不顺便大打出手,不计后果。患者心理发育不成熟,判断分析能力差,容易被人挑唆怂恿,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敌意、攻击和破坏行为。
移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ransference,来源于精神分析学说。移情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来访者的移情是指在以催眠疗法和自由联想法为主体的精神分析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将自身情感与认知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来决定情感基调。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
生活中的多数人,都是安静平和的,不会故意夸张及吸引眼球。中国自古强调低调做人,因而我们习惯于无害的环境。欧美强调个性,因而越是有表现力的人越吸引眼球,所以例如麦当娜和Lady GaGa这样夸张造型和强劲台风成为欧美舞台典型。不管欧美风怎么融入中国,大众接受的还是相对安静的。而吴莫愁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相对平静的画面。
如此强的表现力让人不舒服的原因在于,太视觉冲击,具有破坏力。视觉冲击既有春晚舞台的自以为是的造型(好像说了什么了不得的话),让人觉得不屑看得不舒服但是不会侵犯利益的感觉;但是也有吴莫愁这种,颠覆了宋祖英或者小清新歌唱方式的强烈进攻性的台风。攻击性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刺激到我们的认知,而这种人如果在身边存在,其张扬的性格会引起部分人反感以及本能厌恶。欧美的性感造型在去夜店的姑娘身上常看到。夜晚的酒吧是什么地方?大多数人的印象都不会太好,更多的人没有去过,却通过社会新闻及小说而有着好奇心与邪恶夸张的幻想。也许这个造型只适合夜晚,而在舞台的强光下出现时,就立马具有见不得人的社会隐私被赤裸展现的讽刺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