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婚姻四大变化
学者何清涟曾说:“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价值层面被颠覆得最彻底的就是婚姻与恋爱观”。经济发展、独生子女走进婚姻的殿堂、西方性爱观的影响等,让中国人对爱情与婚姻有了全新的看法,婚姻也因此变得更加脆弱。
“婚外情”成头号杀手。王行娟对2011年的婚姻问题咨询进行详细分类后发现,婚外情占比例最高,远远超过了性格不合、家务纠纷、性不和谐等问题;31—50岁是已婚男性外遇高发的年龄段,也是离婚的高峰期。现代女性对婚姻的不安全感更为强烈,上世纪90年代,女性一般认为结婚、生了孩子,婚姻就有了“双保险”,但现在,不少女性刚步入婚姻就开始焦虑,像“侦探”一样寻找丈夫的任何可疑行径。
年轻夫妻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红枫中心热线督导侯志明表示,独生子女一代身上有着“先天不足”、后天经验欠缺这两大劣势。他们在与人相处时不懂得包容,自我意识较强。从小就不怎么做家务,结婚后谁也不想做饭、打扫卫生,成了影响夫妻感情的一个重要原因;曾有新闻曝出,小两口世界杯期间因看球纠纷闹离婚,充分体现了独生子女不体谅对方、容易冲动的特点。
婚姻中功利性愈加明显。王芳是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主任,在她看来,不管是有房子才结婚,还是要嫁给有钱人,都体现了国人婚姻观中功利性在增强。结婚契约、离婚契约、婚内契约(包括财产契约、忠诚契约、子女抚养契约等)的出现,也大多牵扯到财产分割。大家对婚外情的容忍度提高了,但婚姻的不稳定性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财产更为重视。
婚姻真正变成了一个人的“私事”。长期关注婚恋话题的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步入了“理性婚姻时代”。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对待婚姻的方式,不管是晚婚、离婚、再婚,还是“闪婚闪离”、“分居婚姻”、婚外情等,都不用再忍受别人鄙夷的目光和无谓的指责,婚姻真正回归到个人的“私事”。
牵手一辈子是件荣耀事
当婚姻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会如何处理危机非常重要。然而,徐安琪指出:“我搞婚姻研究30年,最大的遗憾就是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仍处于边缘状态,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就建议将婚前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中,在大学甚至高中增加婚前教育课程,但现在仍只有个别学校试点,远未常规化。很多人认为这有什么可学的,其实,人类并非一生下来就会处理婚姻关系,等到危机出现再干预很可能为时已晚。
事实上,美国的经验已经表明,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能大大降低离婚率。徐安琪表示,高离婚率曾给美国带来“少女妈妈”增多、子女缺乏父爱、问题少年增多等诸多麻烦,当他们高度重视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措施,如“健康婚姻”项目、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做婚姻咨询的家庭教育工作、非盈利性组织也在社区进行婚姻教育后,离婚率从1982年开始有了明显下降。
对于如何保持幸福婚姻,专家们还给出了以下4点建议:1.千万别失去自我。尤其是女性,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生活、兴趣等。相反,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成为对方眼中不可替代的唯一。2.携手一辈子是荣耀。有调查发现,猜疑、冷淡、指责、把离婚挂在嘴上、在外人面前不给对方面子,排在“隐藏的婚姻杀手”前5位。一对相伴80个春秋的百岁夫妻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夫妻生活一定要“和为贵”,多想着对方,互相理解、谦让、包容。夫妻能牵手一辈子,是件荣耀的事。3.平安度过3个危险期。一是双方缺点已开始暴露的蜜月期;二是新奇感减弱的敏感期,即“七年之痒”;三是四五十岁的危机期。4.男人做家务婚姻更牢固。在女人看来,这不仅是对家庭有责任感,更是心疼和体贴妻子的表现。
千万别失去自我。尤其是女性,不能放弃自己的工作、生活、兴趣等。相反,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成为对方眼中不可替代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