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我们能为“老漂族”做点什么?

http://www.psy8.cn2012-11-19 17:11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近年来,一些老人为帮助远在他乡的子女带小孩而成为“老漂族”,其中不少由于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而产生心理问题。专家提醒,应高度关注“老漂族”心理健康,注重“精神敬老”。

名词解释

年迈的她们,离开家乡,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敲开一扇门。门里,住着她们的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还有与她们的1/8基因相同的小生命。从此,含饴弄孙成了他们的新工作。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她们的内心有着不少因漂泊异乡而产生的孤独和烦恼……这些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被称为“老漂族”。

老漂族 - 生活状态

没有朋友、想家、孤独是普遍生活状态   微型网络快调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而“没有朋友”、“精神上缺乏慰藉”和“想家”,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

最难过:没有朋友

对于步入中老年的“老漂族”来说,离开家乡的最大损失,就是与原来的社会支持系统相脱离,感觉自己像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李阿姨有四个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各地安家,弄得她像候鸟一样,前两年在北京,这两年在上海,而接下来的两三年,已经早早地被在成都定居的小女儿“预订”了。正是在这样的被动漂泊中,她和家乡的亲朋好友疏离了许多,有时好不容易通次电话,聊着聊着会发觉居然没话说了。

最牵挂:老夫妻分两地

“老漂族”里还有相当多不是夫妻俩结伴同行的,分居两地的现状,会让身在上海的“老漂族”备感牵挂。

从甘肃来的唐阿姨,一年前是和老伴同车来到上海的。但老伴对上海的饮食和天气都不习惯,没到半年就打道回府。大半辈子从没分开过的恩爱夫妻,只好分居两地。“从那天起,我的心就碎成了两半,两头都放不下。”唐阿姨难掩牵挂。

最现实:本地没医保 有病自己扛

由于在本地没医保,这些“老漂族”最怕上医院,更怕住院,因为异地报销耗时耗力,实在“伤不起”。

马阿姨为照顾孙子,在上海已经待了四五年。从去年年底起,她感觉心脏很不舒服,儿子陪她看医生,医生说她心脏的确有问题,但需要做全身检查,但马阿姨坚决不同意。因为自己的医疗保险不在上海,如果在上海看病,基本要自掏腰包。

最纠结:想放手又不忍心

有着种种的不适和牵挂,大多数“老漂族”都表示,很想家,希望能够早一点卸下担子。可是,现实让这个担子不是说丢就能丢的。有的老人甚至下了狠心要撒手不管,但事到临头,还是回头帮孩子,回家的期限又变得遥遥无期。“社会竞争太激烈,孩子现在都是三十出头,正是事业打拼的关键时刻。如果我走了,谁帮他们带孩子、照顾家?找别人,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按照原来的约定,李阿姨再过几个月就要离开上海的二女儿了。但二女儿工作表现不错,公司最近打算派她到国外进修一年。听到这个好消息,李阿姨却急得睡不着觉了:“如果我走了,女儿在国外,那小宝宝怎么办啊?女婿一个大男人,要上班,忙不过来的啊。”

老漂族 - 专家观点

这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

“‘老漂族’出现,是因为中国人强烈的家庭观念。父母觉得有义务尽全力支持他们,因此有许多老人离开家乡,来到上海等大城市。”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这样认为,这也是当下快节奏中国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心理专家林紫谈到,在处理三代人的家庭问题咨询时,她也发现“老漂族”因为感觉为了子女的家庭付出很多,老人会对子女的某一句话非常敏感,“容易受伤”。“孤独感,来源于缺乏归属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