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作为一个警花,我压力好大啊……整天和政府的领导吃喝。”
今年7月,一则以民警口吻发的微博引起网友关注。配图中,一名上身穿警服的性感女孩,正在套黑色丝袜。经查,博主是23岁平面模特王某,她称图片是之前拍的广告宣传片,她此举的目的是赚取点击率,炒作自己。据悉,该女已因招摇撞骗罪获刑,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
全民炒作年代?
——满足了看官的欲望,满足了自我的认同
从“兽兽”到“小月月”,从“芙蓉”到“凤姐”,从“干露露”到“干毛毛”,甚至从很忙的“杜甫”到很淡定的“元芳”。网络时代,好像你我他,我们中的每个人,只要你够大胆,够出位,都可以借机火一把!
这样一个娱乐时代,人们的视角也渐渐从“审美”转向了“审丑”。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恶俗”的炒作。表面看上去低俗不堪,实则满足了三方的欲望需求。
对媒体和幕后推动者来说,从中获利良多,自不必多说。
对各位看客来说,“末日”即将来临,这样欢乐的事情怎能错过呢?随便点点鼠标,就能欢乐多多!
对炒作者本人而言,他们在现实中往往缺少关爱和自尊,通过这样的方式爆红,确实也获得了关注和表面的“自信”。
在某种意义上,炒作者本人其实是在寻求一种社会认同。
泰费尔将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为了被我们的社会所认同,为了感到自己的价值意义,炒作者可谓各出奇招。但这些通过满足人们猎奇心态,来达到认同目的“呕像”们常常也就如过眼云烟,火了一阵便不再见其踪影了。你看,人家凤姐多能炒作自己啊,但她去了美国不也只是做了个搓脚工嘛。
借警花形象炒作——“馨儿徽安”很懂心理学!
在新浪微博上,王某的微博名叫“馨儿徽安”。仔细看她的微博,我们发现:她的炒作方法十分大胆!甚至颇有点想法!让人不由感叹,她很懂心理学嘛!
她在微博里冒充的是“警花”,首先这就满足了无数人对于“制服女”的YY。君不见,无数AV女优都有过“制服扮相”。这样的“制服诱惑”满足了无数男人内心深处的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制服诱惑的本质是通过征服穿制服的姑娘,来反抗制服所代表的社会规范和秩序。
而制服诱惑,就是一对矛盾,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因此对某些人就可能非常有吸引力。这背后是人的动物性的逆袭。
于是,一旦在现实中真有这样的“性感警花”出现,人们一定会十分惊喜。而王某的行为,显然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渴望。
其次,为什么王某装的偏偏是警察这一身份呢?
我们不妨来看看她发的微博:
“在老家做了一名警察,一切从零开始,努力学习。作为一个警花,我压力好大啊。自从回老家后,压力真的好大,整天和政府的领导吃喝。警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打着警花、模特的称号天天陪领导吃喝谈项目、招商引资。”
事实上,警察的形象并非总是正义凛然的。在人们心里,警察有时与“粗暴”、“攻击”、“大爷”这些负面的词语联系着。而相对应的,我们在警察面前也总是不得不充当被欺负、被压抑的弱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