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社会为何迟迟不能接纳艾滋病人?

http://www.psy8.cn2012-12-12 15:08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新闻事件: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Getting to Zero)是这一天的宣传主题;中国确定的副题是:“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心理解读:

艾滋病、HIV,这些字眼在大众的意识里总是跟“死亡”、“吸毒”等负面词语联系在一起,让人避之不及。然而,“向‘零’艾滋迈进”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如果社会中每个个体对待艾滋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是拒绝、躲避、歧视的话,那么整个社会又怎能正视、接纳、帮助他们?

如果你的朋友感染HIV,你会像以往一样待他吗?

不少研究者都调查过人们对艾滋病人的态度,结果非常令人欣慰:人们对艾滋病人充满了同情和关爱。例如,李小明等调查发现在大中学生中有86.4%对艾滋病患者表示关心和同情;在乔慧等的研究中有94.9%的青少年认为艾滋病人有就医的权利,还有77.1%的人认为应为艾滋病人保密;何忠虎等的研究显示89.52%的大学生认为“HIV感染者值得我们同情”,85.15%的学生表示“如果我的朋友感染HIV我会像以往一样待他,甚至更好”。

此外,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也在随着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而有所好转。2011年研究者对云南省3个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人可以接纳艾滋病人和感染者,46.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如果感染了艾滋病,自己将会“泰然处之”。

这些数据反映出社会对艾滋病人的理解和关爱在一步步增加。不过,以上讨论仅仅是泛泛而谈,涉及到具体“行为”的话情况又会如何呢?另外,“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即人们是真的愿意关爱艾滋病人,还是仅仅向调查者给出了一个“对”的答案?

你愿意和艾滋病人一起用餐吗?

当研究者换用具体问题来进行调查后,结果显示人们依然不自觉地排斥和拒绝艾滋病患者。例如,王萍等的研究揭示有91.2%的被调查青少年表示不愿意和HIV感染者同班学习。何忠虎等研究发现仅有20.70%的学生反对“隔离HIV携带者”,真正愿意与感染者一同学习(59.20%)、进餐(43.96%)或作为志愿者去帮助感染者(64.95%)的学生比例明显低于表示将会“关爱”他们的人。

同样考察大众对艾滋病人的接纳程度,为什么改变了“问题”,“答案”竟然完全不同呢?这就要说到“投射”了。“投射”是指个人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不自觉地反映于外物或者他人的心理作用。简言之,“心中所想”会反映在一切“眼中所见”中。

所以,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用投射技术绕开被询问者的心理防御,排除一些社会心理因素的干扰,以获得敏感问题的真实结果,例如,研究者想了解“你怎么看”就应该问“你觉得他怎么看”;想知道“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就应该问“你是否会做符合这一观点的行为”。回到对艾滋病人的态度问题上,由于被调查者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很大程度上源于内心良知和社会赞许度的压力,所以用具体行为设问往往更能投射出真实的态度。

写在最后

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令人深思的是:为何所谓的关爱态度和具体的行为竟然如此脱节?或许大多数人在能否接纳艾滋病患者的问题上处于某种相类似的状态:人们知道什么是对的行为,但是却做不到。这一切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艾滋病本能的恐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