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郭美美被曝参加三亚海天盛宴勾搭大款,微博晒500万赌场筹码表示不屑参加,并指SCC俱乐部成员造谣。随后,某SCC成员晒出银行卡余额37亿,又晒另一个99亿账户。有网友称比SCC更高级的HAC身家百亿才有资格加入,林志颖就是10位会员之一。
SCC是全国性的超跑俱乐部,各省份都有他们的会员,入门级跑车是保时捷911和日产GTR。HAC 是SCC升级版,只有10位会员,入门级跑车是1000W以上的限量版跑车。两者区别就是:SCC会员大都身家过亿,HAC会员身家过百亿。
SCC俱乐部的富二代们和郭美美整夜对骂。郭晒出500万赌场筹码,富二代回以卡里余额。数了好几遍,哀叹我辈升斗小民果然不知贫富差距如今已经这么大了!
炫富现象产生的原因
炫富起源于社会比较。当我们在高呼人人平等的口号时,行为上所表现出的却是要成为“人上人”,思想上也毫不松劲地探寻着人群中的较佳位置。而社会身份、财富地位成为人们表现个人价值的最佳外显形式。如同学生考试排名次一样,人人都想成为最好的,谁也不喜欢落在后面。于是跑在前面的人便会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优异,而炫富正是人们宣告自我优越感最直观的一种形式。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与他人比较,年幼的时候比漂亮可爱,上学了比学业成绩,工作了比社会地位,年老了又要比下一代。而从社会整体来看,一个社会的比较标准总是跟着时代主题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的。在“谁穷谁光荣”的年代,一贫如洗成了很多人追崇的生活状态。虽然现在看来难以理解,但那却是特殊时代下的生存需要。在以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财富攀比就成为最直接的社会比较内容。它可以用一组数字直观地说明你在群体社会中的生存位置。所以,有人需要用炫富来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成功,呈示自己的价值。于是福布斯会有市场,奢侈品会有人追捧,“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可以真实地发生在生活当中,而不仅仅是一句玩笑。
对于社会上“富二代”和郭美美等人的炫富现象,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陈劲松认为,他们之所以出现这些行为,是因为他们的钱来得太容易。另外,人文教育不足也是一个原因。目前的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普遍缺乏人文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有的教育方式甚至过于急功近利。
不管怎样,炫富一定是朝向那些相对等于或弱于自己的群体,只有这样,炫耀者才能获得优越感,当然也就满足了他的自我群体优势定位的心理需求。
炫富背后的心理机制
有心理学家指出,许多爱在网上炫耀的年轻人都有一种寻求自我肯定的心理。就像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要一样,证明自己很有价值与地位、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但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则取决于炫耀者自己的价值观。心理学家进而表示,炫富辱贫是一种攀比心理,炫耀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满足感,其行为背后则是渴望被人尊重。网上炫富一族,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他们自己的自卑心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受不到他人的重视而在网上炫耀自己的奢侈,这是自卑心理作怪,这种人最需要做心理咨询。 对于炫富人的心理动机也不难理解,自己有了高人一等的资本,当然从内心深处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或艳羡。
炫富之事也是自古有之,《史记》中便有记载项羽的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古人便认识到中国与生俱来的一种炫富心理,这么说或许并不准确,应该说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存在炫富心理,有了好东西然后希望别人赞赏,进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的心理实在不能算是畸形。只是这种行为如果超过了它应有的界限,就背离了正常的人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