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需要大量信息吗?
你为什么刷微博?你真的那么需要得到信息和传播观点吗?问问自己,我真的需要那些信息吗?上个星期的社会热点是什么我还记得吗?很多人刷微博是因为不想错过“大事件”,不想错过“新话题”。为什么我们不想错过热点呢?因为了解热点使我们有一种参与到社会互动的错觉,转发,评论,使我们觉得与社会和他人的连接更加紧密。而这种紧密的感觉正确立了我们的存在感,巩固了我们的安全感,从而加深了自我认同。
针对这一点,可以说成也微博,败也微博。微博公开,对外,松散,一对多的特性使得个人在参与互动时,常常感受到挫败感。比如我们关注的名人发了新微博,转发并评论后常常没有后续,基本不可能得到名人的回复,而其它粉丝也是各说各话,我们只是表达了观点,而不是交流了观点。我们接收了信息,却没有办法对等地回复信息,久而久之,产生一种“围观”而不是参与的感觉。而微信私密,对内,紧凑,一对少的特性使得用户在发表言论后,能够获得更多回应,从而形成交流,而交流比表达观点更能提升人的社会归属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后,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安全感。心理学研究发现,同生物安全感类似,获得社会安全感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与人交往,并由此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微信社会交往功能的特性使用户在已经较为稳定的朋友圈中相互交流,建立更为稳定深入的人际关系,这一点超越了微博,在人际交流功能上威胁了微博的江湖霸主地位。
说了这么多微信的好处,它能够完全取代微博吗?当然不行,微博强大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塑造功能可是其他社交媒体难以赶超的。只是也许未来用户在微博中寻找资讯,展示自我,而在微信中联系朋友,交流感情,左手微博,右手微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