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中国式寒暄”你中招了没?

http://www.psy8.cn2013-07-31 14:02未知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吃了吗”、“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结婚了吗”……你遭遇过这类问隐私的“中国式寒暄”吗?

见面嘘寒问暖,本意是为了表达友好。几句恰到好处的寒暄话,能够很快地拉近关系。可国人一见面就问隐私,让人难以招架。天津市社会心理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贾晓波指出,中国式寒暄深深存在于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贫乏,多通过讨论“张家长,李家短”来交流。尽管中国以由宗亲纽带的“熟人社会”转型为“陌生人社会”,但不少人的思维转变没那么快,还会下意识地通过问隐私拉近关系。人们觉得,能问出隐私,就证明自己与对方关系铁,是“掏心窝子”的关系。而这些被“掏”出来的隐私,还能够作为与圈子里其他朋友交流的谈资。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健文说,越来越多的人在被问及隐私时,会感觉被冒犯,觉得“我赚多少钱凭啥告诉你”。若不回答,倒显得自己没礼貌,还会使气氛变得尴尬。这种心理冲突会使人焦虑

马健文说,在西方,饮食起居、年龄身高、工资收入、婚姻状况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打听隐私,不但有违礼节,还有违法之嫌。“西方人打招呼一般不用疑问句,他们通常会聊天气、体育运动等。这样做既不冒犯对方,又能很好地互动。”马健文建议,寒暄要尽量避免问隐私,时事新闻、居家心得等都是不错的话题。一些长辈觉得问晚辈的婚姻、收入情况是关心,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即便心中厌烦,也不要直接回绝或反驳。试着转移话题,与老人们聊聊故乡的风土人情,请他们谈谈人生感悟,这些实实在在的话题能避免尴尬。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