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主页 > 心理动态 > 心理新闻 > 文章内容

李双江教育失败只是因为中年得子吗?

http://www.psy8.cn2013-09-06 14:33心灵咖啡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更多

日前,李某某一家的事让公众哗然,部分人就像追热播的狗血剧一般,一边骂着这一家子,一边追着事态的发展。而更多的人,主动担任社会的眼睛和头脑,观察着名人的小家庭,反思着这个小家庭的弊病,也反思着社会的责任和时代的弊病。

不过,在李某某的过错中,最该反思的,其实是他的父母,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李双江老年得子,被大众认为是导致李某某犯下罪行的最直接原因。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与您一起探个究竟。

笔者在网上查到,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中老年男子所生的孩子,长大后患上双相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较高,更容易因此变得抑郁和狂躁。一些研究还发现,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精神分裂、孤独症的几率也越高。研究人员认为,这也许跟男人年龄越大,其精子变异的可能性越高有关。

这可能是李某某行为不合纲常的原因么?笔者即使想为其开脱,但是在新闻中也找不到相应的证据。况且,研究者虽然认为生育年龄越高则孩子患病率越高,但这个所谓的“高患病率”依旧是很低的。

因此,原因不在这儿,李某某本人没有精神问题,所以其本人的罪行不可能被原谅。

那么,只能说教育上出了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呢?

中年得子,导致父亲≈爷爷,疼爱≈溺爱,教养意识不足,且盲目乐观

中年得子,喜爱非常,实乃人之常情。人在年轻时拼生计,事业有成后,才有时间重新品砸生命的意义。当存款簿数字慢慢减少,身体健康一步步走下坡,感到自己正在老去,此时,与家人的关系变成了最重要的事。新生命来到,让逐渐老去的中年人,再次见证旺盛的生命力。薪火传承的喜悦,让生命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此时的中年人,在心底感激孩子的到来,比年轻的父母更甚。他们愿意花上比年轻父母多一倍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疼爱孩子。

54岁得子的李双江毫不掩饰他对儿子的疼爱,“长得比我漂亮,天赋好,喜欢运动、喜欢交朋友,英语单词随便就能记几千个,儿子学什么都很灵。钢琴九级,冰球痴迷。”

另一方面,现已75岁的李双江,对于现年17岁的儿子又非常溺爱“孩子嘛,就是有个性有棱角的,不能要求他都听话”,“不要把孩子得罪了”。“舍不得打他,有时真想打,但不能打,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

李双江 梦鸽 老来子 中年得子 原则 教养

年轻时生育的父母,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脾气也不见得太好,往往管教甚严,很少分不清疼爱和溺爱的界限,而李双江夫妇的界限很模糊,倒是快赶上爷爷奶奶的节奏了。老人家往往“含饴弄孙”,以为孩子吵着要,就多给一颗糖,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觉得孩子的父母自会管教好,责任不在自己,但是,作为父母的李双江夫妇,竟然也“下不去手”,这实在不应该。作为父母,即使是老年得子,也得勉强克制亲情,履行父母的管教之责。

另外,李双江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总归学不坏,因为我们所给他的东西都是正面的东西。”

没错,父母给的的确全是正面的东西,但是别人给的未必,孩子自己好奇去要来的,更未必。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很少出现在父母身上,父母通常一天到晚担忧孩子学坏,于是苦口婆心。倒是爷爷奶奶在看到父母教训孩子的时候,尤其容易在一旁无原则劝架。

据了解,李某某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爸爸在帮他收尾,去承担责任。尊重和规则应该是并行的,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是需要父母在这个事件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的。李某某现在很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引导,使得他一直没有一个独自面对问题,独自承担问题,独自成长为有担当的成年人的机会。

时代的影响,也许引起了教育观念的缺陷

李双江夫妇是否不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呢?恐怕不是。看看李双江之子令人艳羡的简历:中国最小的申奥大使、青年钢琴家、留学美国……就可以看出李双江夫妇在对儿子的教育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可见问题出在教育观念上。在李某某令人艳羡的简历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专业技能的教育,以及“小明星”光环的打造,而在做人方面、德行方面上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缺失。

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否能跟得上时代呢?笔者认为,未必。

李双江受文化高人指点,在儿子收容教养结束后,给儿子改名,为的是求平安以及便于今后好好学习。这种做法能看出什么?当时李某某虽然已经淡出舆论视线,但改名之举仍有被媒体关注的风险。顶着压力也要做迷信的事情,说明李某某之父对改名一事深信不疑。虽然笔者不能断定李某某父亲的教育理念已经落伍,但对于这样一个迷信的父亲,笔者认为很难说。

先进的教育观念认为培养孩子的人格和情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但很多家长依旧过分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比如学龄前的孩子,父母热衷拼比的是孩子识了多少字,会弹钢琴,会画画,但却忽视人格的培养,对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和人际交往也并不重视。看起来,李双江夫妇也是这样。

李双江 梦鸽 老来子 中年得子 原则 教养

李双江所处时代背景的影响,会不会成为溺爱孩子的附加理由呢?笔者认为这有可能。

李双江是30后,这一代人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文革、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这一路熬下来,吃了不少苦。

现在的年代,比他们之前经历的年代好太多了,是时候好好珍惜了,这个时候,对自己的孩子,也许会产生一种补偿心态,希望自己没有得到的幸福,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

另外,30后生的人,传统观念也比较重,对于后代极其重视。老一辈的人通常没有接触过新的管教方法,也崇尚古训,认为严厉教育为好,但是也许因为人老了容易变得感性,对于“老来子”又狠不下心,所以也许更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一不小心就溺爱了。

另外,计划生育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李双江出生于1939年,1939+54=1993,假如李双江在39岁前生孩子,那么他还可以生两个,他本可以生但是他没有生;老了之后越来越难,而且国家只许生一个,在还没怀上李某某的时候,也许他正面对着社会比较和“无后不孝”的压力,也许会感到年轻时不生是一种遗憾。在生下李某某后,也许,会有一种近乎于“失而复得”的心态,也未尝不可知。

当然,笔者说这些没有任何依据,笔者并不了解李双江本人,以上全都是笔者个人的猜测。

也许因为第一个孩子的遗憾,和李某某出生后的危险,而更加厚爱李某某

李某某并非李双江与梦鸽的第一个孩子,在此之前,梦鸽曾流产一次。梦鸽曾如此回忆:“我知道上了年纪的人都爱孩子,我也想给李双江生一个孩子,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却夭折了。”

“其实李双江比我伤心,但是他表现得比我坚强,他紧紧搂住我说:鸽子,不要紧,上学重要,还有机会的。你要保重。我依偎在他的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心里觉得特别特别温暖。心里想:孩子没了,可我还有你,还有你啊。这件事以后,我们的感情更深了。半年以后,我又怀孕了。我已拿了录取通知书。正好研究生可以休学一年,我决定往后续一年再上。这回可把李双江给乐坏了。他最高兴的样子就是在家里乱喊乱叫。”

在梦鸽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失去第一个孩子对于夫妇俩是很遗憾的,而李某某的到来成为了一种补偿,可能会让夫妻俩格外珍惜这个孩子。

“孩子出生后面呈紫色,因此被放进保温箱,李双江生怕护士有闪失,愣是守在暖箱前‘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李某某出生后的危险,也许会让本就很珍惜孩子的父亲,更加珍视这个孩子。

李双江 梦鸽 老来子 中年得子 原则 教养

孩子被溺爱,其他人也有责任

首当其冲的就是母亲梦鸽。其实无论是严父慈母还是慈父严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面,我们都需要注意:较为严格的一方其实是在给孩子制定游戏规则,承认规则,立规矩,做榜样,这些作用是不可以被忽视的;相对慈祥的一方,是建立感情的模式,树立人文的关怀等。从这两个角度说,李双江夫妻的教育缺失就十分的明显了。

没有给孩子建立模式,李双江不愿唱黑脸,梦鸽也不唱,孩子就没有行为和心理的底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做,他的内心反而没有安全感,他就不断地去碰触社会,家庭,做人的底线,导致现在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其次还有学校。虽然目前没有资料证明李某的学校教育情况,但可以推测李双江和梦鸽的影响力很大,这样孩子在学校也可能处于一种超学生状态,即使犯了错误,老师们处理措施可能也会比较宽容,这样无形中失去了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机会,在一些虚幻的光环下,自我膨胀。

虽然孩子的家庭教育比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但是学校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假如学校能够出面做恶人,或许也有一线希望,阻止李某某成长为今日的李某某。

后面的话:

为什么李某某今日会变成这样?中年得子,年代背景,教育观念,社会的其他人的影响等等不一而足,都可能是原因。小家庭和整个社会要共同反思,相似的家庭更应该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罗大佑,王刚,刘德华,金士杰,王志文,马景涛,钟镇涛,吴孟达,寇振海,齐秦,吴启华等名人都在中老年得子,虽然这些娃娃们都还小,但笔者不免要小小地担心一下,希望笔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希望中老年得子的名人在教养孩子的时候,多一分原则,少一分溺爱,让“孩坑爹”的故事不再重演。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更多...栏目热点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栏目推荐
更多...热门文章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理治疗:一位心理医生向男同
每个男人都需要心
每个男人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一位心理治疗师向全体男同胞喊话。 我就开门见山地说…
更多...推荐文章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全过程-实用自我治疗技能
独家揭秘心理咨询
你梦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吗?学习了心理咨询认证课程但面对求助者仍然无从下手?你苦…